11月9日晚間消息,在第五屆互聯網大會上,松鼠AI CEO周偉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指出,很多優秀老師的教學內容,會被AI技術所取代。但目前九成所謂“AI教育”沒有針對性和差異化。該行業屬於重資產,算法和教學內容均需不斷迭代改善。

教學內容或被AI取代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是松鼠AI的投資人,而新東方教育集團則是松鼠AI的投資方。

對於投資松鼠AI,俞敏洪曾表示,“我認爲未來教育一定是人工智能化對孩子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學習輔導,可能跟優秀老師的教學內容一種結合,很多時候優秀老師的教學內容,最後會被人工智能技術所取代”。

“其實俞老師希望我們做的是,在企業自身發展不錯的情況下,能有更多的餘力去幫助到社會”,周偉舉例說,幾年前,俞敏洪和松鼠AI董事長慄浩洋去美國考察,看到了“自適應”學習系統,此後便開始深耕這一領域。

成績好不等於學習好

周偉稱,不同學生對於教學風格的偏好程度不同,“成績好的可能喜歡能切中要害的年長教師,成績差一點的可能喜歡風格輕鬆活潑的年輕老師”。

“過去學生彌補知識漏洞主要靠題海戰術,其實很多都可能是無效勞動,因爲題目他已經掌握了”,周偉認爲,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學習效率和效果。

他舉例說,曾對四胞胎做過實驗,“四個人都覺得老四學習成績更高,但我們測算後發現,老大的知識掌握纔是最好的,我們將問題分析出來,然後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周偉認爲,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的結合,可以改變老大的“困境”。松鼠AI從2014年開始研發AI智適應學習系統,學習過程中系統會實時監測和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診斷知識薄弱點,“系統還能預測學生學習某個知識點的效果,以及所需的時間,從而制定最優的戰略性學習路徑”。

算法內容須不斷迭代改善

在周偉看來,AI教育絕對屬於重資產行業,知識的傳遞“非常厚重”。從企業的角度看,輕資產無法達到教學效果,“現在90%的所謂AI教育,都是一套視頻,誰看都一樣,沒有針對性和差異化”。

對於行業壁壘,他認爲主要涉及三個方面:

第一,要擁有較強的算法團隊,對教學進行分析,“每次都會有0.7秒的延緩,如果沒有延緩,就證明沒有計算”。

第二,有了算法後,還要進行內容匹配。這項工作十分繁雜,例如如何拆分知識點,還要面對不同的教育版本等,“我們做了四年多,還在不斷迭代改善”。

第三,要具備實驗性,“必須要做到可驗證化,教學好不好需要第三方評估,尤其是和真人老師的教學對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