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早在2002年就下水了我國自主製造的第一艘半潛船“泰安口”號,該船總載重爲18000噸級,航速能夠達到14節左右,實現了我國在半潛船領域“零”的突破,成爲了繼荷蘭之後,世界上第二個能夠造出半潛船的國家。而隨着我國的海外利益不斷擴張,建設遠洋海軍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保障艦艇戰鬥力的持續性和安全也就成爲了重點目標,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半潛船的地位也就被凸顯出來了。

隨着我國服役的現代艦艇越來越多,如何保障這些艦艇的戰鬥力和可靠性也成爲了重點關注的問題。比如在戰時,一旦艦艇受到損傷失去了戰鬥力,大家都會想到返港維修。如果是在近海,或者動力依然能維持等情況還好說,萬一是在遠洋失去動力呢?難道只能眼睜睜看着?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國建造出了大型半潛船。

半潛船又被稱之爲半潛式母船,它的工作原理也很簡單:通過向水艙注水來增加船身自重,將甲板潛入水面以下,但是又不會像潛水艇那樣完全潛下去,然後將目標通過拖拽、行駛、牽拉等方式運到甲板上方,再將水艙中的水排出去,使船體上浮來用甲板裝載大型船隻、艦艇等特殊“貨物”。
在民用方面,比如海上風力發電機、海上鑽井平臺等大型設備的安裝也離不開半潛船的身影。
以前只有荷蘭的造船廠能夠生產這類裝備,並且依靠成熟的技術壟斷了市場,一旦某個國家要使用就需向荷蘭繳納鉅額的運輸費和租賃費。比如早在2000年的時候,美國宙斯盾驅逐艦在也門附近受到了武裝分子的襲擊,導致艦船失去了自行能力。沒辦法,只能花費數千萬美元將艦艇運回美國本土維修。

半潛船運輸軍艦
而隨着我國的海外利益不斷擴張,建設遠洋海軍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保障艦艇戰鬥力的持續性和安全也就成爲了重點目標,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半潛船的地位也就被凸顯出來了。我國早在2002年就下水了我國自主製造的第一艘半潛船“泰安口”號,該船總載重爲18000噸級,航速能夠達到14節左右,實現了我國在半潛船領域“零”的突破,成爲了繼荷蘭之後,世界上第二個能夠造出半潛船的國家。

我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半潛船:“泰安口”號
但是18000噸級還無法滿足現代大噸位艦船的需要,於是我國在2015年開工建造了“新光華”號大型半潛船。新光華號是我國自主研發、設計、建造的半潛船,載重量近10萬噸,可以一次性託舉一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載貨後航速仍然能保持在14節以上,並且該船採用了全電推進,船上載有衛星、激光、雷達三套定位系統,大大提高了裝載效率和精確度。此船已於2016年底交付使用。

我國建造的世界第二大半潛船:“新光華”號
有了這種超大噸位的半潛船,即使是我國航母在外海出現了故障問題,半潛船都能夠將其運回,這樣一來,未來我國海軍執行遠洋訓練或者外海護航等任務時就再也沒有了後顧之憂。
通過“新光華號”半潛船可以看出,我國的製造能力水平越來越高。目前我國擁有聯合國提到的所有525個工業門類,規模大且全面,接下來我國必將會讓“大而全”逐漸向“高精尖”發展,到那時,就真的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再卡我們的脖子了。(狼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