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菩提達摩 ●著

迷時人逐法,解時法逐人。解則識攝色,迷則色攝識。但有心分別計較,自身現量者悉皆是夢。若識心寂滅,無一動念處,是名正覺。

問:云何自心現量?

答:見一切法有,有自不有,自心計作有。見一切法無,無自不無,自心計作無。乃至一切法亦如是,並是自心計作有,自心計作無。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見己之法王,即得解脫。若從事上得解者,氣力壯;從事中見法者,即處處不失念。從文字解者,氣力弱。即事即法者,從汝種種運爲,跳踉顛蹶,悉不出法界,亦不入法界。若以法界入法界,即是癡人。凡有所施爲,終不出法界心。何以故?心體是法界故。

問:世間人種種學問,云何不得道?

答:由見己故不得道。己者,我也。至人逢苦不憂,遇樂不喜,由不見己故。所以不知苦樂者,由亡己故。得至虛無,己自尚亡,更有何物而不亡也。

問:諸法既空,阿誰修道?

答。有阿誰,須修道;若無阿誰,即不須修道。阿誰者,亦我也。若無我者,逢物不生是非。是者,我自是,而物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即心無心,是爲通達佛道。即物不起見,名爲達道。逢物直達,知其本源,此人慧眼開。智者任物不任己,即無取捨違順;愚者任己不任物,即有取捨違順。不見一物,名爲見道。不行一物,名爲行道。即一切處無處,即作處無作法,即是見佛。若見相時,即一切處見鬼。取相故墮地獄。觀法故得解脫。若見憶相分別,即受鑊湯爐炭等事,現見生死相。若見法界性,即涅盤性;無憶想分別,即是法界性。心是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廢,故非無。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無。

即說頌曰:

心心心。難可尋。

寬時遍法界。窄也不容針。

亦不睹惡而生嫌。亦不觀善而勤措。

亦不捨智而近愚。亦不抱迷而就悟。

達大道兮過量。通佛心兮出度。

不與凡聖同躔。超然名之曰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