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说战场出现逃兵多半是连锁反应,此处也不例外,就这样,黎元洪驾驶着“广甲”号,在中日两国军舰的弹雨中仓皇而逃,后龟缩于旅顺港内,避战不出。几日后,管带吴敬荣见日舰浪速号与秋津洲号在海上游弋的身影,居然吓得弃船而逃,眼见上司逃之夭夭,害怕成为日军俘虏的黎元洪只得与其他官兵一道抢了一艘小船逃命,半途为了摆脱日舰的追踪,纷纷跳海游走。

自从人类历史上有战争出现,战场逃兵对各国军队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耻辱。一般而言,战场上都有所谓的“督战队”,即战时纪律纠察人员,这类人专门负责监督自己人战时是否尽忠职守,如果出现逃兵,他们有权现行处置,所以,作为一名战士,如果在战场上不是被敌人打死,而是当了逃兵被自己人处决了,那是相当丢人的事!
尽管谁都知道临阵脱逃不光彩,可真正到了舍生取义的关头,依然有不少人贪生怕死,选择避战保命,小编今天要讲述的,就是发生在百年前的那场中日国运之战——甲午海战中的一个鲜为人知的逃兵事件。
1894年9月17日下午,中日甲午海战打响。在双方激烈交锋之际,北洋水师中有一艘“广甲号”巡洋舰竟然掉队了,而当时驾驶“广甲号”的大轮管,正是时年30岁的黎元洪。
其实出发前黎元洪就感到很害怕,因为他的军舰排量最小、技术最落后,且里面的龙骨和肋胁是铁质,外边包裹的是木头壳,这要是挨上一炮,会有什么后果可想而知。但战事吃紧,驾驶技术过硬的黎元洪想避战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经过一番紧张的调整,“广甲”号终于跟上了大部队,刚刚抵达预定海域,喘息未定,就接到命令:饭后准备参战!
战斗打响后,提督丁汝昌,副提督汉纳根、刘步蟾等人见日舰快船居前,本队居后,成单纵阵形扑来,便下令以“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居前,作后翼单梯阵形,“广甲”列于“定远”左后方迎击敌舰,双方迅速拉开了阵势。
起初,黎元洪作战十分勇猛,他驾驶着“广甲”勇往直前,参加了围攻日舰“赤城”、“西京丸”的战斗。
不料开战不久,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由于主炮发射时炸膛,致使主帅丁汝昌摔伤,信旗被毁,丁汝昌只得坐在甲板上指挥战斗,而与此同时,日军第一游击队四艘战舰,利用航速优势绕攻北洋舰队右翼“超勇”、“扬威”,二舰相继被击中起火,退出战斗。
这场激烈的交战中,日舰“吉野号”也曾被北洋舰队击中起火,但很快扑灭,随即而来的是敌舰密集的炮火轮番轰击“定远”与“镇远”号,竟有三百多枚炮弹落到两舰之上。据日军史料记载:“镇远前甲板,几乎形成绝命大火。一将领集合士兵尽力救火,虽弹丸如雨,仍欣然从事,在九死一生中毅然将火扑灭,终避免一场危难……”
当时黎元洪沉着地驾驶着“广甲”,配合“定远”、“来远”、“经远”开炮重创日舰“比睿”、“赤城”,还打死了“赤城”舰长坂元八郎太,“西京丸”也受到重创。可后来“致远舰”被击沉后,“济远”号管带方伯谦首先临阵脱逃,一看这种情况,“广甲”号管带吴敬荣也急忙命黎元洪驾驶舰艇尾随撤退。
都说战场出现逃兵多半是连锁反应,此处也不例外,就这样,黎元洪驾驶着“广甲”号,在中日两国军舰的弹雨中仓皇而逃,后龟缩于旅顺港内,避战不出。
几日后,管带吴敬荣见日舰浪速号与秋津洲号在海上游弋的身影,居然吓得弃船而逃,眼见上司逃之夭夭,害怕成为日军俘虏的黎元洪只得与其他官兵一道抢了一艘小船逃命,半途为了摆脱日舰的追踪,纷纷跳海游走。
黎元洪向来不谙水性,幸亏他在战前未雨绸缪,自费买了一件救生衣,才未葬身鱼腹。九死一生回来后,他依然以逃兵的罪名遭到一场牢狱之灾,不过后来因证据不足被释放。有道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句话放在日后成为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身上,真是再贴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