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科委基础研究处杨琳,市卫健委团委书记朱雯晴,附属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医学院青联委员牟姗,附属瑞金医院学科规划及大设施管理处处长、医学院青联副会长陈康,医学院学指委秘书长唐华、教务处处长邵莉、医管处处长邵新华、团委书记游佳琳担任“青年科技创新工作室”创建评审会评审。会上,医学院团委科创工作干事梁超代表评审组委会秘书处围绕创建背景、主旨、立意、定位介绍了医学院“青年科技创新工作室”创建评审工作的相关情况,阐述团委构建“青年科创中心+青年科创工作室+学生科协”三位一体、连接医务青年和医学生的科创工作体系的思路,对工作室创建评选活动的申报情况、组织实施等进行了全面汇报。

4月28日下午,交大医学院“青年科技创新工作室”创建评审会于懿德楼101会议室举行。市科委基础研究处杨琳,市卫健委团委书记朱雯晴,附属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医学院青联委员牟姗,附属瑞金医院学科规划及大设施管理处处长、医学院青联副会长陈康,医学院学指委秘书长唐华、教务处处长邵莉、医管处处长邵新华、团委书记游佳琳担任“青年科技创新工作室”创建评审会评审。会议由陈康主持。

会上,医学院团委科创工作干事梁超代表评审组委会秘书处围绕创建背景、主旨、立意、定位介绍了医学院“青年科技创新工作室”创建评审工作的相关情况,阐述团委构建“青年科创中心+青年科创工作室+学生科协”三位一体、连接医务青年和医学生的科创工作体系的思路,对工作室创建评选活动的申报情况、组织实施等进行了全面汇报。

创建评审会上,15个“青年科技创新工作室”答辩人结合工作室基础设施、场地设备、人员依托等各方面创建条件以及工作室未来创建发展规划,围绕工作室创建条件标准和后续建设两条主线进行陈述与答辩。评委结合书面材料,听取了所有申报工作室的答辩介绍,最终产生医学院首批“青年科技创新工作室”创建名单。

交大医学院团委设立“青年科技创新工作室”,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进一步发挥青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的成效和对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以更好发挥教学、科研活动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医学院“青年科创工作室”的定位在于为专业教授及科研团队指导在校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搭建有效平台,为青年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场地、设备与专业技术提供基础保障,大力扶持医学青年开展科创实践,营造浓郁科创氛围,为医学院在国内外高水平科技创新竞赛中孵化优秀作品提供有利土壤,是医学院利用高水平科研带动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本次“青年科技创新工作室”申报工作遵循全面覆盖和严控创建指标的原则,申报工作自2018年9月开始,2018年11月-12月进行创建条件整改、工作室创建指导工作,2019年3月梳理经费使用办法等各项管理规定,2019年4月28日正式举行创建评审会。本次共创建15个“青年科技创新工作室”,基层单位推荐13个,自荐申报2个,覆盖10家附属医院,1个二级学院。“青年科技创新工作室”三年为一个周期,接受定期验收和成果考核,强化持续建设和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首批“青年科技创新工作室”创建名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