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簡稱“閩”,位於中國東南沿海, 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福建的地理特點是“依山傍海”,九成陸地面積爲山地丘陵地帶,被稱爲“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的森林覆蓋率達65.95?居全國第一。福建省現轄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三明、南平、寧德9個地級市(副省級城市)。其中,就壽寧縣來說,人口超30萬,建縣歷史超500年,名字的寓意很美好!
首先,壽寧縣,隸屬於福建省寧德市。在地理位置上,壽寧縣位於福建省東北部,閩東大山深處,北鄰浙江省景寧縣,東與東北緊靠浙江省泰順縣,南與東南毗鄰福安市,西北界浙江省慶元縣,西南同周寧縣接壤,素有“兩省門戶,五界通衢”之稱。早在4000多年前,今壽寧縣一帶就有人類在此活動。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後,今壽寧縣一帶屬閩中郡。三國時期,該地區屬東吳建安郡侯官縣。
西晉時期,今壽寧縣一帶屬晉安郡溫麻縣。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屬晉平郡,齊屬晉安郡,陳光大二年(568)屬豐州。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今壽寧縣一帶先屬豐州,後屬建安郡閩縣。唐朝建立後,該地區屬福州連江縣。宋鹹平三年(1000年),寧德縣的關隸鎮升爲關隸縣,今壽寧縣一帶屬之。元朝升長溪縣爲福寧州轄福安、寧德兩縣,二十六年升建寧府爲建寧路,今福建省壽寧縣一帶分屬福寧州和建寧路。由此,對於明朝之前的壽寧縣一帶,建制變化較大。
最後,公元1455年,明朝景泰皇帝在位時,正式設立壽寧縣。據《今縣釋名》記載,壽寧合一地名取“福壽安寧”之意,也即縣名的寓意非常美好。由此,該地區的建縣歷史已經超過500年了。彼時,壽寧縣隸屬於建寧府。雍正十二年(1734)升福寧州爲福寧府,壽寧劃歸福建省福寧府。1925年,壽寧縣直屬於福建省。1978年,壽寧縣屬寧德地區。2000年10月至今,壽寧縣隸屬於福建省寧德市。如今,壽寧縣轄7鎮7鄉,總面積1424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爲31萬人。
文/情懷歷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