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朝给中华民族留下来的是千秋挺立的自信,是一个民族万世的骄傲,而这一点在汉武大帝一朝更为明显,要说武帝刘彻最傲人的功绩,那当属打败匈奴,接触北方的威胁,改变了子汉朝建国以来屡次收到匈奴的威胁甚至是羞辱,汉武大帝刘彻雄才伟略名副其实。

汉武帝的影视形象武帝一朝能够有如此成就确实和刘彻个人的才能分不开,他敢于打破常规,启用新人,其中就能让两位私生子当上最高统帅,这不是随便一个皇帝就能做到的,当然这两个人私生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将军卫青和霍去病。

两人都是私生子,最后都是功成名就,都是在和匈奴的作战中取得功绩,最后都被封为大司马,作为武将的最高职位,两人都是舅甥关系,可谓一段佳话,其中以霍去病的成就最大。

霍去病是西汉著名抗匈将领,是一位少年将军。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谁也想不到这个私生子会让后世的兵家崇拜了几千年。

霍去病第一次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是在十七岁的时候,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称霍骠姚),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

自此汉武帝因霍去病勇冠全军,封侯号曰冠军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霍去病一生最辉煌的战绩应该是在他二十二岁的时候,这一年他和舅舅卫青一起出征,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别称或曰即今俄罗斯贝加尔湖)。

这就是后世传颂的封狼居胥,为兵家历代所推崇。

后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位,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皆加官为大司马。同时下令,骠骑将军秩禄(即俸禄)与大将军相同。汉武帝于建元二年(前139)罢太尉之位,直到设置大司马位,以代替太尉之职,卫青和霍去病因为有了大司马这一加官称号,得以名正言顺地管理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卒,年仅24岁(虚岁)。陪葬茂陵。谥封“景桓侯”。取义“并武与广地”,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