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昨晚在WEY品牌成立三週年發佈會上表示,WEY計劃於2021年進入歐洲市場,2023年進入北美市場,並向全球其他市場拓展。2016年年底,WEY和領克分別作爲長城和吉利的獨立品牌衝擊高端市場,之後分別推出高端SUV車型。

原標題:長城WEY品牌欲挑戰30萬銷量,自主向上道阻且長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昨晚在WEY品牌成立三週年發佈會上表示,WEY計劃於2021年進入歐洲市場,2023年進入北美市場,並向全球其他市場拓展。到2025年,WEY將挑戰年銷30萬輛的目標。

早在2014年左右,自主品牌高端化逐步興起,長城汽車、廣汽、吉利等多家車企推出旗下高端車型,不過其發展並不順利。2016年年底,WEY和領克分別作爲長城和吉利的獨立品牌衝擊高端市場,之後分別推出高端SUV車型。今年,在觀致等高端品牌試水不利後,奇瑞再次瞄準高端化推出了星途產品序列,上汽通用五菱則推出了新寶駿品牌。

不過,從當前發展狀況來看,自主品牌高端化仍然存在挑戰。以發展相對較好的領克和WEY爲例,官方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WEY累計銷售8.02萬 輛,同比下滑31.09 %。不過,WEY品牌10月銷量有所回暖,環比增長19.11%達1.04萬輛,而領克前10月銷量也呈現下滑趨勢。此外,業界認爲,在產品價格和定位上,領克和WEY旗下產品存在重疊問題。目前,領克01和領克02銷量大幅下滑,月同比下滑幅度曾高達50%左右,而領克03銷量漲幅較大。同樣,在WEY的陣營中,VV7和VV5下滑較爲嚴重,VV6銷量則大幅上漲。“自主高端品牌近年推新品速度比較快,在產品規劃和定位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質化和內耗的現象,銷量因而沒有行成疊加效應。”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對記者表示。

“發展新能源汽車爲自主品牌衝高提供了機遇。”魏建軍對記者表示,電動車一定會發展起來,在兩三年後就會逐步起來。按照最新規劃,到2021年WEY旗下所有車型均提供電動化選項,推出涵蓋HEV、PHEV、BEV多種驅動形式的新能源汽車;2022年將推出首款燃料電池車型。到2021年,WEY旗下所有車型都將提供電動化版本,推出涵蓋HEV、PHEV 、BEV等多種驅動形式的新能源汽車;而到2022年,WEY品牌將推出首款燃料電池車型。

在魏建軍看來,WEY品牌的優勢在於是性價比,WEY此次推出了全系燃油車型的整車質保由原來的3年10萬公里,延長爲5年15萬公里;對於首任車主,無論是新購車主還是已購車的老車主,WEY都提供發動機、變速器免費終身保修。不過,即便銷量下滑時,在終端價格體系上,WEY也沒有大幅度降價過。第三方調研公司艾瑞數據顯示,目前WEY品牌四款車型全系優惠幅度在1%-3%左右。魏建軍曾談到,市場不好時要堅持讓利不讓市場,但對於高端品牌來講,WEY堅持不降價,因爲一旦產品失去溢價能力,品牌拉昇就更加困難。在這一點上,吉利汽車CEO安聰慧有着相同的看法。“降價不一定會帶來銷量的增長,但是隻要挺過去就能獲得品牌的溢價,吉利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安聰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目前,長城汽車、吉利、奇瑞等旗下高端品牌都有着進軍歐洲市場的計劃。按照規劃,吉利旗下高端品牌領克將於2020年上半年正式在歐洲市場上市銷售。而在今年法蘭克福車展上,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也宣佈,WEY品牌將在兩年後正式進軍歐盟市場。魏建軍認爲,如果想要活下來,自主品牌就必須高端化,全球化就必須要走。目前,WEY品牌已經在德國建立了技術中心,將以德國市場爲起點,率先進軍歐美高端市場,並在兩年後正式全面進入歐盟市場。除了長城汽車外,奇瑞汽車在法蘭克福郊區選址建立了研發中心並於去年年底開業,旨在爲奇瑞產品落地歐洲作準備。

而對於進軍美國市場,此前廣汽集團旗下自主品牌傳祺曾有過打入美國市場的計劃,衆泰汽車最近宣佈簽約了美國經銷商,而蔚來汽車、拜騰汽車等多家新勢力車企也有着明確進軍美國市場的計劃。WEY品牌則宣佈2023年進軍北美市場。“美國市場準入壁壘並不高,在產品力方面,自主車企是沒有問題的,最大的挑戰在於品牌建設。”魏建軍對記者表示。羅蘭貝格全球合夥人方寅亮則認爲,從市場準入來看,美國、歐洲和亞非拉等市場各不相同。美國市場準入壁壘較低,但法律風險非常高;歐洲准入壁壘非常高,但是一旦進入,後續風險較小。

“WEY產品力是足夠的,問題在於不會做品牌,缺乏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或經驗。”魏建軍曾表示,與二三類外資品牌相比,自主品牌並不差,但高端化仍然是一場持久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