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寧武縣涔山鄉有一個古村,叫做王化溝村,這個村莊建在山坡懸崖上。由於它背靠懸崖、面朝峽谷,因而俗稱“懸空村”。
“懸空村”前後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因爲它建在懸崖峭壁間,遠遠望去,極似空中樓閣。
王化溝村與恆山懸空寺的結構是一樣的,因山腰懸崖空間狹窄,房屋後部坐落在崖石上,前半部則懸空而建,下面以豎立在天然石壁上的大木柱支撐,看似危險,實則相當堅固,至今仍有清代建築完好無損地保存着。更有甚者還建有兩層,形若累卵,但是這些房子依然保持原貌。
王化溝村的村民都姓王。村裏有條主街道是用木頭搭起來的,支撐的僅僅是木樁子。遠遠望去支撐這個村子的的確只是多根木頭,房子和街道都處在懸空的位置。
村中戶戶相連,且形不成進深。房屋多以石頭和木材爲主,院牆和房基是石頭壘的,但樑柱、檐脊、門窗全是木的,不少房屋窗戶還是木頭窗欞糊着窗花紙,村裏隨處可見整垛整垛的圓木。騾、馬、牛、羊、豬圈雖然不像住人的屋子講究,但都經過精心策劃,合理佈局,這樣牲口不至於掉入萬丈深淵。
街道完全是用原木建成的。路面用木樁並排鋪成,下面再用木樁垂直撐起。這是村裏唯一一條可以通行的街道。遊人走在這種類似古棧道的街上,有一種雜技演員走鋼絲的感覺。
在古街道中段的崖壁間常年有泉水湧出,夏天,瀑布水簾懸掛,在凹處的崖壁上有古人建房時留下的洞眼,冰清玉潔的水簾爲其罩上神祕的面紗;冬天,泉水結冰形成的冰瀑,潔白透亮,線條優美,像是玉雕屏障。
外人很難理解王化溝村的村民爲什麼選擇這麼一處險峻而閉塞的地方生活。早在清乾隆年間,他們的祖先爲躲避災難和戰事,來到這人跡罕至的寧武大山深處,在半山腰上建起了這處較爲安全的家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