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首《浣溪沙》是納蘭性德的代表之作,而“賭書潑茶”這一典故卻是出自李清照的《金石錄》。這份愁情綿延不絕,李清照與納蘭也逃不過這人世間的滿腹愁腸。

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這首《浣溪沙》是納蘭性德的代表之作,而“賭書潑茶”這一典故卻是出自李清照的《金石錄》。

夫妻琴瑟和諧、傾心歡愛,如何不令人心醉。然而對於兩人來說,那不過一場夢的破碎。

優渥的家庭環境,少年便顯現出的聰慧才氣,坎坷不順的情路,敏感而多情的性格,明明當中仿似有種命運的輪迴與錯置。

總以爲若沒讀過李清照與納蘭詞,便錯過了詞家八分的情深。

驀然相逢,鍾情暗許。少男少女的心事,都是這般難以啓齒:

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

納蘭性德《如夢令》

和羞走。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點絳脣》

面對愛情他們有着同樣的堅貞與執着: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納蘭性德《畫堂春》

痛失所愛後,誰都逃不過人世間的滿腹愁腸: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填,一段新愁。

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

我是人間惆悵客。

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裏憶平生。

納蘭性德《浣溪沙》

01

這裏有至真至美的愛情

李清照生於書香世家,少年時便展現了驚人的文學才華,信手拈來《如夢令》: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讓諸多名士瘋狂稱讚。

十八歲那年,她嫁給趙明誠,過着縱情詩畫的生活。然而,隨着金兵入侵,宋室南渡,明誠身亡。她的人生從此陷入流離失所,飄零無依。

納蘭性德,字容若,大學士明珠長子,也是康熙的近臣侍衛。這樣的天之驕子,卻情路坎坷:青梅竹馬的表妹入宮爲妃,愛妻盧氏也死於難產。

春風得意的少年郎偏偏是個多情種子,然後因爲這滿腔的多情,積鬱成疾,僅僅活了三十載。

情路的坎坷,卻成就了詩詞的永恆,愛情的追憶自此成爲她們人生一大主題。

容若的這首悼亡詞情真意切,痛徹肺腑,令人不忍卒讀。

《畫堂春》

納蘭性德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爲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

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人只有一生,一代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情意相投的一雙人只有你我。這是對愛情無比美好的理想,美到極點,浪漫到極點。

可是這樣的你我卻被天隔兩處,納蘭頓足,試問蒼天,爲誰佈置下這良辰美景,爲誰賦予這燦爛青春。

內心多少怨恨,多少的不甘,多少的寸斷,都化作剋制、隱忍、淡淡的詩句,卻不知背後,淹沒了多少心墨。

王國維盛讚納蘭性德:“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梁啓超說:“容若小詞,直追後主。”

2018年度詩人周公度說:“如果說《紅樓夢》是中國小說美學的青春行跡,那麼《納蘭詞》就是中國詩詞美學的少年之心。”

02

這裏有滿腹才情與惆悵

自南唐後主李煜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一個愁字直達詞之靈魂。

這份愁情綿延不絕,李清照與納蘭也逃不過這人世間的滿腹愁腸。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

怎一個愁字了得,簡直是再直白不過的鬱悶表達。這時候李清照已落魄到中年,國破家亡,喪夫之痛猶在,昔日繁華成空。

這份愁情到了納蘭性德這裏有增無減:

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虞美人》

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臨江仙》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陽何事近黃昏,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虞美人》

人生恰如三月花,傾我一生一世念。來如飛花散似煙,醉裏不知年華限。---《納蘭詞》

有人說常感寂寥之人,往往是情真意切之人。他們直面生命的這些惆悵,不麻木自己的內心,將這份愁情與苦悶,落地成詩,遂成絕唱。

徐志摩詩歌獎得主何三坡這樣評價李清照:“在天上,水星有一座山以她的名字命名,這是全世界詩人的榮耀,在大地上,這個天才詩人度過了她風流倜儻又波瀾起伏的一生。”

國學大師胡適盛讚:“李清照乃是宋代的一個女文豪。”

當代作家蔣勳更是說:“李清照的好處是她的詞是來自生活當中,我覺得這是她很成功的地方,尤其是對於女性的文化生活,她很直接地把它們描述了出來。”

人性的純良,命運的無常,生命的本真,都在這至真至情至美的靈氣詞作之中。

每個人都能從李清照和納蘭詞中看到自己找到共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