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兩清之後,張愛玲從此再也沒來看過母親。其死後,這些沒賣完的古董,全被黃逸梵一股腦裝進箱子,寄給了張愛玲,算是對張愛玲虧欠的補償吧。

說到民國才女之首,必然繞不過去張愛玲。作爲我國近代最傑出的女作家,張愛玲的著作可謂是信手拈來,什麼《沉香屑》、《半生緣》、《傾城之戀》比比皆是。不管是從思想深度還是語言的凝練度上,都遠勝同時代其他女作家。也難怪後世對其評價“世界上有華人華文的地方,就有人談論張愛玲”。
張愛玲一生親緣淺薄,留給家人好像只有涼薄二字,她的筆下也盡是悲涼。她對待自己的母親也沒有絲毫的溫暖。在親情這件事上,她沒有做過母親,不懂得如何去愛,她也沒有享受過愛。童年的張愛玲就是在一個缺愛的環境中長大,童年情感的缺陷也造就了她涼薄的性格,父母不慈,安能期待兒女孝順。 張愛玲成年之後,便很少和父母往來。後來母親生命垂危,張愛玲也是不管不顧,而當其提出要見張愛玲最後一面時,張愛玲並沒有赴約,只是寄了一張百元美鈔聊以慰藉,着實是令人齒寒。
張愛玲的氣質相較於別的女性十分的不同,原因她的家庭卻十分的不幸。張愛玲祖上十分顯赫,她的祖母李菊耦是晚清洋務大臣李鴻章的女兒。李菊耦與張佩綸結婚後,生下一兒一女,兒子叫張志沂,女兒叫張茂淵,這張志沂便是張愛玲的父親。張志沂成年後,娶了水師提督黃翼升的孫女黃逸梵爲妻,兩家看起來門當戶對,可實際上並不幸福。
黃逸梵雖然裹着小腳,卻是個受過新派教育的女性,她思想開放,追求自由,跟喫喝嫖賭的張志沂根本過不到一塊兒,幾年間夫妻感情就瀕臨崩潰,縱然有了一兒一女,也沒阻擋黃逸梵做出離婚的決定。張愛玲十歲那年,父母離異,一對姐弟至此過上了暗無天日的日子。父親靠着祖上的家業坐喫山空,很快潦倒,他將生活不如意的怨氣悉數發泄到孩子身上,終於有一天,不堪父親打罵的張愛玲離家出走,去投奔母親。 但是黃逸梵本身並不是一個儉省的人,也沒有正式的工作。平常就喜歡周遊列國,喫喝玩樂,也喜歡打牌賭博。長此以往,坐喫山空,黃逸梵和張愛玲的生活就變得捉襟見肘了。黃逸梵便覺得女兒花了自己的錢,令自己生活質量下降,經常對張愛玲抱怨。張愛玲也是一直心存愧疚,總是想着辦法來討母親歡心。
有一會,張愛玲由於讀書刻苦,獲得了900元的獎學金,她回來直接交給了黃逸梵。但黃逸梵卻表現得相當冷漠,當着張愛玲的面,在牌桌上輸掉了這900塊錢。也是經歷了此事後,張愛玲對母親徹底心冷。成年之後,張愛玲努力賣字掙錢,想要還清母親在她身上的開銷。多年之後,張愛玲終於熬出了頭,有了錢的張愛玲甩給黃逸梵兩根金條。兩清之後,張愛玲從此再也沒來看過母親。
而張愛玲離開之後,黃逸梵的日子也是過得相當不如意。她的外國男友在新加坡打仗時不幸殞命沙場,彌留之際,身邊竟沒有一個親人,於是便想起了張愛玲。張愛玲又怎會前往探望,一張百元美鈔,算是盡了女兒的最後義務。

黃逸梵去世後,她其實是還有錢沒花光的。她這一生沒工作幾天,全是靠賣祖上傳下來的古董換錢維持瀟灑的日子。其死後,這些沒賣完的古董,全被黃逸梵一股腦裝進箱子,寄給了張愛玲,算是對張愛玲虧欠的補償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