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正在以絕對優勢,將競爭對手拋在身後。

尤其是隨着PDD、IG戰隊的入駐,鬥魚的優勢會更加凸顯。加之鬥魚直播的上、中、下游已經構建成良好的生態系統,競爭對手被攔在了護城河之外。可以預見,在遊戲直播下半場的競爭中,鬥魚會繼續領跑,並不斷擴大領先優勢。

鬥魚是如何逐步的構建自己的優勢,成爲行業領跑者的?

深耕遊戲直播,滿足用戶多樣需求

從上個月開始,鬥魚直播就不停地傳出一些大新聞。主播PDD在鬥魚復播當天,人氣爆棚,創下了直播界的多項紀錄,同時,英雄聯盟世界冠軍IG戰隊也在前幾日開啓了首秀,再加上RNG、RW等各個強隊,鬥魚已經囊括了英雄聯盟職業圈大半江山

主播方面,鬥魚已經匯聚了PDD、旭旭寶寶、阿冷、蕪湖大司馬、馮提莫、東北大鵪鶉、洞主等十幾位千萬左右粉絲級別的超人氣頭部主播。直播內容涵蓋《英雄聯盟》、《地下城與勇士》、《絕地求生》等緊隨潮流的遊戲類型。

作爲鬥魚內容建設的另一重心的電競賽事直播,鬥魚也是不遺餘力:手握LPL全部賽事、S級賽事、MSI賽事的分播版權,德瑪西亞杯的獨播權。

在電競遊戲、頭部主播、賽事資源聚合下,鬥魚英雄聯盟直播版塊已經實現了“賽事直播+戰隊訓練+人氣主播+路人直播”的多維度電競內容建設,推動玩家從粉絲到鬥魚用戶的轉化,實現直播平臺流量的再度提升。

掌握了大量電競用戶,鬥魚具備拓展電競產業價值鏈的天然優勢,鬥魚能夠獲得更多的電競賽事轉播權,組織更多的電競活動,進入電競賽事票務和其他商業活動,贊助職業玩家並開發他們的IP和商業價值。

持續探索直播+戰略

鬥魚直播不侷限於遊戲本身,而是堅持“直播+”,探索直播與多方場景的結合與衍生拓展,在此基礎上實現內容的升級,從而提升用戶黏性。

鬥魚一直在持續探索的自制賽事就是一方面,自創的DSL超級聯賽和PUBG鬥魚黃金大獎賽填補了國內第三方綜合性電競賽事空白,也成爲鬥魚賽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場賽事爲鬥魚吸引了巨大的流量,也推動了內容優化。

憑藉在遊戲直播領域的領先優勢,鬥魚不斷探索,發展泛娛樂,將正能量、體育、汽車、科技、教育等板塊引入直播,持續向用戶提供多元化的直播內容,吸引更多的用戶,並保證同板塊內容的多樣性來吸引用戶。這在爲平臺帶來更多優秀內容的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用戶羣體,同時也提升了平臺的商業價值。

不僅如此,鬥魚也從單純的直播平臺向線下娛樂產業探索,星光璀璨的“魚樂盛典”、線下狂歡型的“鬥魚直播節”,使得鬥魚的直播優勢在線上線下相互賦能。在激活了粉絲活力的同時,更多可行的商業活動正在支撐鬥魚向更高層面發展。

構建內容輸送機制,打造生態閉環

在龐大的用戶基礎上,鬥魚一直在不斷完善直播人才內部輸送機制。從2017 年開始,鬥魚一直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培養和扶持主播,形成主播人才庫並且給予經濟支持;對有潛力的主播給予系統的職業技能培養、職業道德教育,並且給予站內資源傾斜和幫扶。成型的大主播還有優秀的站外曝光機會。

除了傳統的遊戲直播業務外,鬥魚也開始建立視頻平臺、自有社羣以及外部社交平臺,逐步實現以遊戲直播爲核心的多元社交生態。直播內容則通過遊戲玩家社區、短視頻等形式外部傳播,最終形成粉絲反哺鬥魚直播的良性閉環生態 。

圖注:鬥魚主播在鬥魚嘉年華上和粉絲互動

可以說,在主播培養和運營方面,鬥魚在所有平臺中做的最好,也正因爲擁有這樣一套完整而嚴格的主播培養體系,鬥魚永遠不缺乏主播資源,也讓鬥魚能夠將資金合理分配來發展泛娛樂,拓展直播內容的深度。

鬥魚數據趕超對手

構建了良好生態系統的鬥魚在數據表現上頗爲亮眼。QuestMobile發佈的《中國移動互聯網2018年度大報告》中,鬥魚以4300萬月活躍用戶名列榜單第9名。作在小葫蘆以及頭榜的數據上,今年以來鬥魚和其他平臺的主播排行情況,我們發現在頭部主播的競爭當中,無論是禮物價值、送禮物的人數、人氣、綜合實力等各個方面去看,鬥魚都遠遠的領先於其他平臺。

從頭榜的數據來看,近7天的實力榜單前10名中,鬥魚佔據了8個席位。

近7天的人氣榜前10位中,鬥魚主播佔了8個席位。

近7天的禮物榜前10中,鬥魚主播佔據了8個席位。

禮物價值體現的是總營收的數據,禮物人數體現的是付費用戶數量的數據,而人氣體現的是活躍用戶的數據。從小葫蘆和頭榜的數據去看,在頭部主播上,鬥魚在流量和營收兩個方面都體現了對競爭對手的巨大優勢。

不管從內部生態建設上,還是外部的數據表現,鬥魚直播已經將競爭對手甩在身後。直播行業“一超多強”的局面已經成型。可以預見的是,鬥魚將繼續領跑直播行業下半場,爲中國的直播行業帶來更多的想象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