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妼晗被許蘭苕陷害之後,在賈教習的幫助下,兩人直奔進大殿,張妼晗抱着官家大腿痛哭流涕,大表愛慕之意,官家深受感動,馬上寵幸了她。張妼晗得到官家寵幸的情節,簡直比巧遇還讓人難以接受。

熱播劇《清平樂》中的妃子張妼晗深受皇帝喜愛,寵冠後宮,性子囂張跋扈,行事僭越無狀,專門與皇后作對。這個設定是不是非常熟悉,張妼晗彷彿拿到了華妃娘娘的劇本。 這個角色確實也引起了觀衆的廣泛討論,但是與華妃娘娘的好口碑相反,張妼晗這個角色卻引起了觀衆的反感,甚至有人因爲這個角色而棄劇,幾乎失去了觀衆緣。 同樣是囂張跋扈的寵妃,爲什麼會出現了截然相反的結果呢?撇開演技不說,我覺得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張妼晗的囂張跋扈毫無理由 華妃娘娘的囂張跋扈不僅是因爲皇帝的寵愛,還因爲她的家世,哥哥年羹堯戰功赫赫,爲平定邊疆立下汗馬功勞。一開始,皇帝對年羹堯十分信任,君臣關係非常好,因此,華妃完全有囂張的資本。 但是,張妼晗可不是做了寵妃才跋扈的,早年做舞女的時候就囂張得很。 邂逅官家的時候,張妼晗提起五年前的偶遇,官家卻說不記得了。張妼晗因此被姐妹嘲笑,特別C位競爭對手許蘭苕的諷刺讓她大爲光火,她衝到許蘭苕面前,直接端起滾湯,澆在許蘭苕頭上。 這哪裏是囂張而已,是明目張膽的歹毒吧。一個無所依靠,喫盡苦頭的舞女,何來的這種氣焰呢? 做了寵妃以後,張妼晗更加變本加厲了,根本沒對皇后、皇姑和其他高階的嬪妃行過禮。 華妃娘娘雖然翻着小白眼,但還是福福身的。 而且張妼晗現在的品階還和皇后差得十萬八千里,就已經借皇后的紅傘了,真是自信得毫無道理可言。 第二,神經質的性格,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張妼晗得寵以後,整個人就神經兮兮的,特別是懷孕和孩子生病以後,就沒辦法用常人的思維來理解。 三五天不見官家,就不喫不喝,認爲自己要被害了。皇后來勸,就直接說“我又不是沒被人害過”。拜託,有點腦子好不啦,大部分時候都是你害別人。 而且,她還把唯一害過自己的許蘭苕留在身邊,這是什麼腦回路?一天到晚揪着遠在天邊的皇后不放,卻看不見自己近在眼前的禍害。 張妼晗三個女兒早夭,除了孃胎帶出來的毛病,幾乎都死於許蘭苕的神助攻,而張妼晗居然還聽許蘭苕的話,視徽柔爲殺女仇人。 張妼晗不僅有被害妄想症,而且與大的也爭,與小的也爭,簡直莫名其妙。 相比於張妼晗,華妃沒有孩子居然是皇上爲了防止年家坐大,在獨賞給她的歡宜香中加了麝香,這給華妃無孩以及死亡都加上了一層悲壯的色彩,讓人心生悲憫。 第三,張妼晗得到寵幸的情節實在太假。 張妼晗被許蘭苕陷害之後,在賈教習的幫助下,兩人直奔進大殿,張妼晗抱着官家大腿痛哭流涕,大表愛慕之意,官家深受感動,馬上寵幸了她。 觀衆們一臉黑人問號臉??? 那麼容易見到皇帝,那刺殺皇帝不也很容易? 那麼容易抱大腿,每個舞女都去抱,有幾條大腿夠抱? 張妼晗得到官家寵幸的情節,簡直比巧遇還讓人難以接受。 我們再看看華妃得到寵幸的場景。 華妃在太平行宮的林子裏策馬,當皇上攔下她的馬的時候,她心裏是害怕的,因爲這是逾越的行爲,可是她嘴上卻不肯服氣,嘴硬說要和皇上賽馬。 皇上笑眯眯地答應了,結果華妃贏了,皇帝也沒有生氣,還和華妃一塊兒騎馬,當天晚上,皇上就寵幸華妃。 華妃美好的開頭和悲慘的結局形成了鮮明的對面,讓人唏噓不已。

正是這三個原因,造成同樣是囂張跋扈的寵妃,卻有着不一樣的觀衆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