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反轉還沒停下,你一定好奇,張尚服明明是太子的人爲什麼不說出實情。太子生母的身邊人,如今的張尚服在庫房外偷聽到齊王叫身邊的宮女去破壞太子的冠禮大典。

當下古裝劇的變數太多了。

突然上線,突然撤檔,突然夭折是時有的事情。

這可急壞了喜歡看古裝戲的劇迷們。

近日,一部被寄予厚望的古裝大戲低調開播。

《鶴唳華亭》

改編自雪滿梁園的同名小說,該小說在某江曾登頂年榜官推第一,擁有者龐大的受衆羣體。

故事也不僅僅是小情小愛,還有更深的家國情懷。

太子蕭定權(羅晉 飾)自幼喪母,得不到父皇的愛,還要面對朝堂上的勾心鬥角和手足的迫害。

後來與陸文昔(李一桐 飾)相遇,倆人十分有默契,攜手與小人鬥智鬥勇。

劇的製作也十分精良,古風配樂,優雅大氣。

以國畫爲背景,很巧妙的一點是以“鶴”來喻太子,“鷹”來喻皇帝。

表達了“鶴可搏鷹”的主題。

劇中的各種場景也是優美至極,宏偉壯觀。

故事關乎權謀,是很熱的題材,製作也不俗,而本劇的演員也是頂配了。

你們想看的老戲骨,有:

王勁松,劉德凱、苗圃、黃志忠,張志堅,郝蕾……

難以置信這些人會同時出現在同一部劇,甘做綠葉。

主角基本上爲新生代演員,不過也沒有令人失望。

羅晉、李一桐、金瀚、鄭業成……

金瀚在《楚喬傳》後又飾演一名反派,依舊將心機和狠辣演繹的淋漓盡致。

羅晉的戲一直不錯,在這部劇也是穩定發揮。

和鄭業成飾演的表兄嘉義伯之間的對戲也很逗趣,在這沉悶的宮中大院裏讓人放鬆一下。

照理說,這樣的配置和演員的加持劇不火都難,但離爆劇還是差一口氣。

豆瓣評分7.4,還有人說兩集棄。

出現這樣的評價,是因爲《鶴唳華亭》和其他權謀劇比起來,反轉次數太密集了,甚至,爲了反轉而反轉。

劇集的開篇就是關於太子冠禮一事。

作爲繼承人的太子,年近20還沒有被授予冠禮,這讓大皇子齊王覺得自己有機可乘,開始和自己的母后對皇位虎視眈眈。

太子生母的身邊人,如今的張尚服在庫房外偷聽到齊王叫身邊的宮女去破壞太子的冠禮大典。

當着天下人的面將寫着太子不忠不孝的卷軸扔下去。

張尚服聽到後回去想要告知太子,話到嘴邊了,齊王突然出現並且認出了是她在外面偷聽。

太子陷入了危機。

這是第一次反轉。

之後,就在皇上爲太子加冠禮的一刻,太子突然叫停了皇上,他說,齊王也爲他準備了一份賀禮。

原來,之前太子就察覺到張尚服話裏有話,把她叫過來問詢了一番得知事實。

這是第二次反轉。

就在衆人等待,齊王陷入不安,我們以爲太子要反將齊王一軍的時候,城牆上掉下來的不是卷軸,而是張尚服,連帶着一張控訴自己被太子脅迫的白綾。

原來齊王在教唆宮女的時候就察覺到了外面有人,所以故意安排了這麼一出。

這是第三次反轉。

就在太子百口莫辯,心如死灰的時候,這時候傳來了張尚服還沒有死的消息,他要求徹查此事,到處搜索這個宮女和卷軸。

這是第四次反轉。

張尚服當時跑到城牆上阻攔這位宮女,但是卻被她推下去了。

而宮女在逃跑的過程中被齊王的人藏起來,證據被她燒掉了,這下又無對證了。

恰巧此時張尚服醒過來,她來到皇上面前,太子本以爲她會說出實情,但她卻說是自己跳下去的。

然後,咬舌自盡了……

這是第五次反轉。

物證被燒了,人證也死了,太子再次陷入絕境。

第二天在朝堂上,太子認罪,齊王方趁機對太子和太傅發難,打算趁機一網打盡。

就在這時,意料不到的事情又發生了。

齊王之前派人暗殺那位宮女,當着親信人的面勒死了她。

但其實她沒死,殺她的那個人是太子派去保護她的。

這是第六次反轉。

宮女的出現,讓齊王慌了神。

事實上,這位宮女已經開口說不了話,但是太子在一旁反覆提及“白紙黑字”讓齊王誤以爲她手裏拿的是自己親手給她的那封。

於是脫口而出:陛下!臣給她的軸子明明沒有……

自己認罪了。

這是第七次反轉。

至此,太子大獲全勝。

但是反轉還沒停下,你一定好奇,張尚服明明是太子的人爲什麼不說出實情。

因爲她是那位宮女的母親,爲了保護她犧牲了自己。

啊,說的團長好累。

在這個過程中還夾雜着一些小反轉就不一一列舉了,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直在反轉從未停止過。

一層套一層,跟俄羅斯套娃一樣沒完沒了。

適當的反轉能夠增加戲劇性,但是過多了就會給人一種刻意的虛假感。

背離了基本的邏輯性。

有人會說,這又不是“爽”劇,追求什麼一錘子買賣呢?

可是編劇造出來這麼多反轉不正是爲了爽而爽嗎?

然而爽也沒爽在點上,繁雜的反轉反而淹沒了角色本身的特點。

對於這麼一部精良的劇,團長實在是覺得可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