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就是說,如果阿根廷人早一年動手,“競技神”號還躺在船廠裏,英國人將只有“無敵”號一艘航母可用,而且這艘航母只能帶9架“海鷂”。也就是說,如果阿根廷人晚上個半年動手,英國人同樣將只有一艘航母可用。

38年前的4月,阿根廷和英國之間爆發了一場影響深遠的局部戰爭——馬島戰爭。 這場戰爭是阿根廷獨立200多年曆史上唯一一次與發達國家進行的戰爭,也是“日不落帝國”最後一次展示自己的尖牙利爪。 關於這場戰爭,已經有無數的歷史著作,做出了詳細的分析。但在這些歷史記載中,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是,英國人的勝利,有着太多幸運的成分。 英國:迴光返照的高峯 衆所周知,二戰以後,大英帝國就陷入了長時間的衰落和崩塌。原來的殖民地一個接一個獨立,就算沒獨立的也越來越自行其是。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和蘇聯都充分發揮作用,給“老大帝國”的散架出了不少力。 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有第二次中東戰爭這樣的垂死掙扎,也留下了諸如“蒙巴頓禍根”之類大大小小的坑,但總的來說,從1945年到80年代,當年的“日不落帝國”,先是放棄了蘇伊士以東,接着又放棄了中東的影響力。到1980年代開始的時候,除了香港、直布羅陀等少數幾個據點以外,英國已經把自己的力量收縮到北大西洋、甚至北海周邊區域,帝國的臉面都快維持不下去了,皇家海軍更是陷入空前的窘境。
1980年,開創現代輕型航空母艦先河的“無敵”號航空母艦服役。該級航母能攜帶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讓輕型航母也具備了一定的制空、制海能力,也讓原本只是單純的反潛航母的“無敵”號具備了相對均衡的作戰能力。 不過,即使加上“無敵”號,1980年的英國海軍一共有多少艘航空母艦呢?答案是2艘。除了“無敵”號之外,另外一艘是1944年開工、1959年服役的“競技神”號,一艘二戰末期標準的輕型航母,排水量不過2萬多噸。 “競技神”號服役以後的身份是一變再變:剛服役的時候是攻擊航母;1971年改裝成兩棲突擊型航母,拆除了供固定翼飛機使用的彈射器;1976年,應北約要求,“競技神”號再次被改裝,除保持原有的兩棲支援能力外,又改裝成反潛航母,其飛行甲板既可搭載反潛直升機,又可搭載垂直起落飛機。 “無敵”號服役以後,英國人發現,垂直起降飛機是個好東西,可以推廣一下。於是,1980至1981年,“競技神”號又一次進廠實施現代化改裝,耗資4000萬英鎊,加裝了傾角爲7.5度的滑躍式甲板,以便於垂直/短距起落飛機的起飛。
也就是說,如果阿根廷人早一年動手,“競技神”號還躺在船廠裏,英國人將只有“無敵”號一艘航母可用,而且這艘航母只能帶9架“海鷂”。 而“無敵”號呢?其實這傢伙最開始是作爲反潛巡洋艦設計的,能搭垂直起降戰鬥機純屬“意外之喜”。正因爲這個“先天不足”,“無敵”號的尺寸和噸位都比較有限,排水量還不到2萬噸,最多隻能搭載9架垂直起降戰鬥機。所以,剛拿到手不久,英國海軍就對太過“迷你”的“無敵”號感到不那麼滿意。 1982年,澳大利亞海軍唯一一艘航母“墨爾本”號即將退役,便向前宗主國尋求新的替代產品。英國人決定把剛服役不到2年的“無敵”號賣給澳大利亞人,雙方條件都談妥了,就等8月份交貨。 也就是說,如果阿根廷人晚上個半年動手,英國人同樣將只有一艘航母可用。 所以,無論阿根廷人早一年還是晚半年動手,只剩一艘航母可用的英國人有沒有底氣直接硬剛、能不能第一時間組織艦隊遠征都是未知之數。可偏偏阿根廷人正好就選在了一路衰落的老大帝國偶爾迴光返照的那個瞬間搞事情,這到底算是英國人的運氣、還是阿根廷人點背呢? 阿根廷:不合適的時機 反過來看阿根廷自己,其實1982年4月也不是最合適的時間。 雖然時任阿根廷總統加爾鐵裏發動馬島戰爭主要是爲了轉移國內的矛盾,給自己在政治上解套。但阿根廷國內局面也遠沒有惡劣到一刻也等不了的地步,加爾鐵裏大可以有幾個月的時間範圍可選。
而當時,阿根廷向歐洲訂購的大量先進武器眼看就要交貨。比如,馬島戰爭中大放異彩的“超軍旗”攻擊機和“飛魚”反艦導彈,阿根廷人本來訂購了14架飛機和14枚導彈,開戰前只到貨了5架飛機和5枚導彈,後續的本來也將在此後幾個月內陸續到貨。但由於戰爭爆發,剩下的飛機和導彈全都被法國人給扣下了,讓阿根廷人打完5枚導彈之後就失去了這種最有威脅的武器。 後來同樣名揚全球的德國MEKO護衛艦,阿根廷人也訂購了4艘,其中首艦預定在1982年上半年交貨。同樣由於戰爭爆發,德國人扣下了原本該交付的戰艦,讓阿根廷人又少了一種足以和英國人抗衡的武器。
當然,其實阿根廷人原本的計劃也不是4月份開打。他們最初打算的是9月份才動手,到那時,訂購的武器也到貨了,南大西洋也進入了風高浪急的冬天,無疑對阿根廷人將更爲有利。 可3月19日,一幫阿根廷工人跑到距離馬島1300公里之外的南喬治亞島上升起了一面阿根廷國旗(該島同樣是英阿爭議島嶼),英國人卻沒啥反應。加爾鐵裏們一看,喲,形勢看起來不錯啊,於是熱血上頭,生生把動手時間提前了5個多月。 這一出,確實是讓英國人意外,但更加讓阿根廷人自己措手不及。 戰場上的運氣 戰場之外的“廟算”,阿根廷人已經是走了背字,戰場之上的表現就更加流年不利。 整場戰爭期間,英國人彷彿上帝附體,但凡是可好可壞的事情,一般都是往對英國人有利的方向發展。比如,被擊沉的“大西洋運送者”號貨船,其實就是爲“無敵”號航母擋了刀。當時阿根廷空軍飛行員是鎖定了英國艦隊中最大的目標發射“飛魚”導彈,結果沒想到目標更大的“大西洋運送者”號正好和航母在一個編隊裏。
除此之外,戰爭中還發生過多次炸彈擊中英國軍艦卻沒有爆炸的事件。 比如,5月12日,42型驅逐艦“格拉斯哥”號遭受兩波A-4的攻擊,第一波攻擊失敗,3架A-4被擊落;第二波攻擊中,一架A-4投下炸彈命中“格拉斯哥”號,炸彈穿透船舷落到機艙,但未爆炸。5月21日21型護衛艦“阿爾貢”號遭受兩波攻擊,第二波攻擊中被命中兩枚未爆航彈,只砸死了兩名水兵。5月24日,英國補給艦“蘭斯洛特爵士”號被命中一枚MK17型454公斤炸彈,炸彈同樣未爆。5月25日, 22型護衛艦“大刀”號遭到攻擊,被一枚MK17命中,但未爆。炸彈穿透艦尾直升機甲板並把它攜帶的“山貓”直升機機頭砸爛。此外,還有“安特里姆”號驅逐艦等多艘艦船都被阿根廷空軍的航彈命中卻又未爆逃過一劫。其中“普利茅斯”號護衛艦被命中四枚MK17全部未爆。
根據其他炸彈成功引爆以後的戰果來看,英國海軍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基本都是扛不住一顆重磅炸彈的直接命中。因此,如果這些未爆彈能夠有一半爆炸,英國海軍的特混艦隊都將受到沉重打擊,還能否順利完成任務還未可知。 當然了,運氣只是影響戰爭走向的一個因素。馬島戰爭中,阿根廷的失敗更多在於自己的準備不足、指揮混亂和戰鬥力薄弱。俗話說,運氣只偏愛有準備的人。所以,準備更充分、訓練更有素的英國人才會更多得到幸運女神的青睞吧。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李蘇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