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達爾卡納爾島——瓜島,作爲南太平洋上著名的旅遊勝地,卻有着“死亡之島、飢餓之島”之稱,這個名字的來源還得追溯到美日的一場大戰,這場戰役可謂是美軍對日軍的屠宰場,徹底讓日軍感受到了絕望,因爲他們有補給,卻活活給餓死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背景:1942年,美軍與日軍爲了奪取瓜達爾卡納爾這個小島,竟然各自動用了海陸空三軍,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年初時日軍還攻陷了離瓜島不遠的戰略要地拉包爾,但是此時的日軍對瓜島根本看不上,可以說聽過“瓜達爾卡納爾”這個小島的名字,但是根本就不知道這座島的具體方位。
可恰恰是他們的漠不關心,徹底在這座島上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一:日軍如意算盤被打翻
珍珠港事件後,美軍遭受重創,日軍天真的以爲可以爲所欲爲,認爲美軍至少要到1943年纔有再次戰鬥的能力。
日軍大部分兵力都被中國戰場所牽制,攻陷澳大利亞可以說杯水車薪,於是決定將瓜島在內的新幾內亞建成海空防禦堡壘,這樣不但可以封鎖澳大利亞,而且還可以達到兵家的最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如意算盤打的好,可是正當日軍派遣三千士兵日夜趕建機場之時,美軍卻悄然而至。
(悄然而至的美軍)
二:瓜島被美軍攻破,日軍內部起爭執
1942年8月7日,美軍陸戰一師趁夜襲擊了瓜島,並拿下正在修建機場的日軍士兵,日軍士兵此時也是一臉懵圈。後來逃入叢林,伺機而動,並不斷聯繫日軍統帥總部,此時還堅持說“敵軍銳不可當,我軍誓死堅守陣地,願武運長久。”
(機場被佔領)
裕仁天皇萬萬沒想到瓜島會被美軍佔領,統帥內部起爭執,首相東條英機責怪海軍軍令部長官永野修,說他佔領了瓜島卻不告訴陸軍,就爲了搶功勞,如果第一時間告訴陸軍,他們會在第一時間派兵駐島。這下好了,被美軍打了個措手不及。隨後下令一定要奪回瓜島。
三:日軍反攻瓜島,軍糧面臨不足
青年軍官辻政信在馬來戰役深有體會,這種戰役就是要速戰速決,於是開始制定反攻瓜島計劃。
第一步就是儘快增援,日本海軍三川軍一中將率多艘戰艦,連夜趕往瓜島,隨後便擊垮了澳大利亞的阻擊,日軍士氣大振,高興之餘準備對美軍運輸艦隊進行攻擊,可是就在他們慶祝的時候美軍運輸艦隊早已經將大量物資運送上島。此時的日軍軍糧已經不夠了,青年軍官辻政信立刻下令少帶軍糧,快速正面攻擊,這是他在馬來戰役的經驗。
(軍糧不足)
四:日軍誇下海口,赤裸裸打臉
9月10日,川口旅團增援到達瓜島,辻政信信誓旦旦的說:“美軍不堪一擊,雖然裝備精良,卻遠不如中國軍隊。”
川口旅團輕裝上陣,裝備精良、兵力是日軍5倍的美軍面前,日軍這一戰戰死1200人,美軍僅僅只有40名士兵陣亡,這場碾壓式的戰鬥讓日軍大本營捶胸頓足,隨後日軍派遣20000名士兵、200門大炮、75輛坦克裝甲車,怒氣衝衝的向瓜島美軍發起進攻。
(運送大炮)
然而美軍也悄無聲息的將軍隊人數擴張至23000人,此時可以說勢均力敵,但是日軍依然被美軍擊潰,士兵傷亡、坦克被擊毀。反攻最終失敗,日軍沒了原本的傲氣,開始頹廢絕望了。
五:極度的糧食短缺,日軍自殺性的衝鋒
10月25日,瓜島上的日軍彈盡糧絕,隨身攜帶的只有刺刀,他們決定最後一搏。
25日晚,日軍衝出叢林,將許多熟睡的美軍殺死,原本一場好的作戰計劃卻還是失敗了,因爲大多士兵在行刺的過程中因爲體力不支反被甦醒的美軍幹倒。
(日軍反抗)
11月12日傍晚,日軍援軍再次抵達,日軍信心倍增,美軍被日軍自殺性的攻擊嚇到了,他們亂扔手榴彈,竟然將自己的隊友給炸死了。因爲美軍不敢近身作戰,近身戰他們不如日軍。
所以美軍對餓死的日軍屍體泄憤,最後日軍再度因爲體力不支,糧食短缺而將節奏放慢,他們開始採用“猛兵飼育”的作戰方式,讓身體強健的30人喫飽,然後去攻擊機場,最後又跳出一名士兵喫飽,讓他們去襲擊美軍崗哨,就這樣直到所有士兵被餓死。
美軍在清理戰場時,成批地餓死在叢林裏,無數屍體腐爛生蛆。因爲飢俄,奄奄一息的日軍士兵甚至張大嘴巴,誘使蒼蠅飛進嘴裏。
(屍橫遍野)
這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因爲餓死而腐爛在這個美麗的瓜島。
(美軍清理戰場)
很多人會說爲什麼一次次的增援卻還糧食不夠,最初的原因在於日軍佔領的瓜島被美軍出其不意的攻破,失去了制空權和制海權,再多的補給也到達不了瓜島;其次就是日軍原以爲可以速戰速決,可是他們低估了美軍的實力和恢復能力,他們認爲美軍在珍珠港事件後根本來不及反應,所以全都輕裝上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