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簡單的3個名詞,卻充分詮釋了“工作總是996,我卻不想說拜拜”的原因。如果你在別處有的是機會,你可以跟老闆說“我拜拜了”,除非你提高工資。

前兩天剛看完《奇葩說》第六季第五期,任憑場上新老奇葩都使勁渾身解數,我還被薛兆豐教授圈了粉。簡單的3個經濟學名詞,直接讓我豁然開朗。

這期的辯題又是一道貼近生活的題目:

《奇葩說》:工作總是996,我卻不想說拜拜,只因爲這3點

“感興趣的工作總是 996 ,我該不該 886 (說再見)

996顧名思義就是九點上班、九點下班,每週上六天班,而886則是一個網絡名詞,指代“拜拜了”。

如果是份不感興趣的工作,別說996了,就是955可能都會果斷地辭職。

可是偏偏這是自己感興趣的工作,這樣不停地加班,我到底該不該辭職呢?

這應該也是不少職場人的困擾吧!

選擇886嘛,理由不外乎:不應該爲了工作過分壓榨自己的生活,犧牲和親友聯絡的時光,甚至把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做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堅持966呢,原因就更簡單了:沒有人能輕輕鬆鬆成功,能夠在感興趣的工作上996,活成一杯烈酒,成爲更好的自己,何嘗不是一種美好的生活。

辯論最後的投票結果是“該說再見”的正方勝利了,而且在聽正方的話時,我們都越聽越高興。

甚至蔡康永老師也說“總是996的公司在我看來,必須要閃躲。”

《奇葩說》:工作總是996,我卻不想說拜拜,只因爲這3點

你只有不再996的情況下,你纔能有時間把自己準備好,學習新的技能跟知識,才能應變未來的變化,而不是把命賣給一個老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幹嘛的公司,把時間都給了不值得的公司。

但是全場最打動我的卻是薛兆豐教授的丟出來的3個名詞。

簡單的3個名詞,卻充分詮釋了“工作總是996,我卻不想說拜拜”的原因。

01“相對價值”決定收益是否達到預期

薛兆豐教授所講的第一個名詞“相對價值”。

做餃子的時候,麪粉多,肉就貴;男孩多的地方,女孩就貴;資本密集的地方,勞動價值就高。

在資本多、變化大、機會特別多的工作,他們對搭配的資源也就是勞動力時間的付費就更高。

人們就越願意多付出時間去工作,這時候你是願意去工作的。

《奇葩說》:工作總是996,我卻不想說拜拜,只因爲這3點

就像月薪三千的操作工小元,按一個月22天、一天8小時工作制算,她的時薪是17元。

如果老闆只願意給她時薪10元的加班工資,她極大可能不會願意去天天996。因爲她累死累活也不過是多賺一千來塊錢。

而如果老闆嚴格按照休息日加班1.5倍工資,週末加班2倍工資,小元能拿到加班工資甚至超過了她原本的工資,或許她會爲了這五斗米折腰。

祥子是月薪破萬的銷售,他是沒有加班工資的,就連基本工資也很低,因爲他的工資主要都是靠項目提成。

而他爲什麼也願意996甚至007,因爲做成的每一單業務,提成都是很可觀的。運氣好的話,或許月入幾萬都是有可能的。

相對操作工來說,銷售就是那個資本多、變化大、機會特別多的崗位,也就是那個相對價值更大的崗位。

這個“相對價值”直接決定了你的收益能否達到預期。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想清楚就是到底要把自己放在什麼樣的平臺、什麼樣的工作上面?

這份工作真的值得自己996 嗎?如果值得,就去堅持;如果不值得,及時止損。

02認清競爭對手,選對競爭方式,才能取得勝利

經濟學上有句話叫“買家和賣家之間從來沒有競爭”,因爲競爭永遠只存在於買家和買家之間展開或者賣家和賣家之間展開。

你的競爭對手並不是老闆,而是跟你一樣的其他員工。

所以並不是你想996,老闆就會讓你996,因爲還有很多跟你一樣的員工想要這個996。

不管是爲了多爭取一些在老闆面前表現的機會,還是單純磨練個人的業務水平,願意996的人是一茬接一茬。

所以你想要在競爭中取得勝利,你可以考慮這樣一種競爭方式“抬高對方的競爭成本”或者“限制對方競爭”。

如果你選擇996,別人可能就需要997才能超過你,這就是抬高競爭對手的成本。

如果你不想996,也不想讓別人996,你就可以呼籲大家要抵制996,這就是限制對方競爭。

《奇葩說》:工作總是996,我卻不想說拜拜,只因爲這3點

所以從力求競爭取勝的角度來說:

別人966,我們要不要勸別人不要996,珍惜生命?要!

我們要不要擲地有聲,鏗鏘有力地說我反對996的制度?要!

我們自己要不要996?要!

是不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實際上有些人就是這樣做的。那些大罵特罵996的人,往往很多都經常007,只有我們真的在傻傻地955。

或許若干年之後,人家已經擁有了工作自由,我們卻要經歷朝不保夕,想996都沒機會的時候,纔會後悔吧!

03“議論權”太小讓你沒有更好的選擇

同事小廷在跟我抱怨工資太低了、公司前景堪憂。

她的大學同學現在已經年薪30萬了,而她拿着四五千的工資還得擔驚受怕公司什麼時候就會倒閉。

她選擇性的忽視了她和同學的差距,恰恰別人996而她一直955,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年復一年。

她拿四五千或許確實拿少了,但是別人能拿到年薪30萬,肯定有他的過人之處。

我們也想充分爭取權益,最好能有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可是真正在面對老闆時,我們又多大的議論權呢。

《奇葩說》:工作總是996,我卻不想說拜拜,只因爲這3點

這個議論權就是你在別處的機會,你在別處的機會越多,你的議論權才越大!

如果你在別處有的是機會,你可以跟老闆說“我拜拜了”,除非你提高工資。

但是每個人要想清楚,你在別處有沒有機會。

小廷爲什麼這幾年都不敢提漲工資,因爲她在別處也沒有機會,她在老闆面前根本沒有議論權,甚至還擔心自己會上裁員名單。

因爲她早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溫水中快被煮熟的青蛙了。

正如薛教授所說“每一個都是在爲自己的簡歷打工,不管那個公司維持多久,但是你的簡歷會一直陪着你。”

996不是重點,你的簡歷有所豐富,你的能力所有提升纔是重點。

其實這個辯題的初始投票是反方(不該說再見)獲得了更多票數的支持,有65個人支持了反方。

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的都是,都有一個自己內心的判斷,但是我們更願意聽到正方(該說再見)的觀點。

因爲那是我心之所向,我雖不能至,所以我需要這份心靈慰藉。

我們就生活在這樣的矛盾中,這就是我們的人生和生活。

正如馬東所說的:

《奇葩說》:工作總是996,我卻不想說拜拜,只因爲這3點

“我們即便決定了往東走,我們心裏會想着西邊

我們人生是往北去的,但是南方的溫暖永遠對我們有巨大的吸引。”

可是即便如此,如果我認定了,我還是堅定不移。哪怕工作總是996,只要我認定了它,我就不想輕易說拜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