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万家岭大捷,是抗日战争中中国人完胜日本军队的一次经典战役,与台儿庄大捷、平型关大捷同样盛名不朽。

(鬼子师团军官配图)

此战,日本军队遭遇极为罕见的惨败,万名鬼子几乎全部歼灭,将帅松浦淳六郎险被活捉。成为抗战中绝无仅有的一次全歼战。

此战,106师团在日本国内变得声名狼藉,人们谈虎色变。

此师团再补兵员时,士兵一听是“106”,都不敢去了,认为“106”是不祥之兆。甚至“抱头痛哭”,认为一入此师团就是走向死亡绝路。

他们彻底被打怕了。

(鬼子墓)

此战难得。

实际上,以中国军队落后的武器,全歼一个日本师团绝非易事。

战后,日军回忆总结此战教训,从中可反观我军此战大捷,也是得了所谓的“天时地利与人和”。

日大将畑俊六和中将冈村宁次,是此战的上层指挥官,根据他们的回忆,此战惨败,原因可总结为以下7个方面:

(中国壮士群雕)

1.战术失策

孤军深入,兵家凶招。

冈村宁次是少有失算的日军将领,但武汉会战久攻不下,在南京畑俊六总司令的催促下,冒险使用了“深入敌后纵深”奇袭的战术。

他设想,在江西的南浔、瑞武铁路沿线之间,嵌入一支部队,从我军后方奇袭,以图破我防御。

此策理论上尚可,但此役不行,原因下面会说到。

(鬼子配图)

2.熊将松浦

中将松浦淳六郎,本是跟随畑俊六多年的一个精兵强将,但在独立指挥作战时,变成了熊将一枚。

战前,他曾因私自离开南浔线往庐山深处追击我军,完败过一次。

这次冈村宁次提出奇袭计划后,松浦又报名请战,想将功补过。

冈村想换掉他,但碍于畑俊六对他的支持,又不敢贸然行事,只好由他当106师团长,再次出战。

谁知,他在深山迷失方向,并对冈村宁次提供的中国地图看不懂。导致部队晕头转向在山里转了两天,延误了撤退的最好时机。

(鬼子配图)

3.遇“虎将”

薛岳“虎将”,本名薛仰岳,后自己把“仰”字勾掉,以岳飞自诩,足见其抗击日寇的自信和决心。

据说,他是“歼鬼子最多”的中国将领。

此役,他早早识破了冈村宁次的阴谋,成功用口袋阵围歼了106师团。

4.我军地理优势

奇袭需独辟蹊径,走崎岖山路。

庐山深山密林里,松浦令士兵舍弃战车和重炮,一切用马驮。

10月大雾中,松浦迷了方向,无法走出被包围的形势。

最奇怪的是,他本想用罗盘指南针带路,谁知庐山有磁铁矿,导致指南针一动不动。

天公不开眼,土地爷不给力,薛战神要索命,106师团命该绝于此处。

(万家岭战役遗址)

5.“商贩师团”

106师团是战斗力比较弱的特设师团,即根据战事需要临时组建的师团。

其士兵多来源于101师团,该师团在前一年淞沪会战中折半,武汉会战中补充的5000兵力,都是东京退伍老兵,多数是在街头谋生的小商小贩和商社职员,所以,此师团后被日军称为“商贩师团”。

6.士气差别大

“商贩师团”本身素质不高,士兵彼此还不甚熟悉,加上连夜赶路、蚊虫叮咬,日军中发生了疟疾,不少病员走不动,被长官亲手杀死在山间野林。

(抗日老兵)

而我军在10月7日总攻前,士气高昂,上面指挥要求:此战不在击退敌人,不在夺取一城两城,而在“全歼敌人”。

另外一个重要激励人心的因素是,10月10日是国家“双十”庆典,蒋要求务必9日24时前拿下战斗,为双十献礼。

7.人数差别大

此役,106师团共万人;而我军参加围歼的各部,共约10万。

===================

文献参考:《冈村宁次回忆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