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兔子和狗是一对好友,狗请兔子吃了鲜美的嫩草,若兔子十分“公平”地回请狗的也是一顿鲜草大餐的话,那它们应该没法再做朋友了。有天同事对小艾说:“阿力对你真好啊,又给你买早饭,又给你弹琴唱歌要是我的话应该会爱上他。


电影《九品芝麻官》有这样一个情节:主角包龙星带着父亲当年救人留下的“信物”——半块饼,去找已成为尚书大人的被救者寻求帮助,结果昔日的患难之交却已站在贪官常昆一边,象征性地、“大度地”给了包龙星一盆饼,扬言:你爹当年不过给了我半张饼,我深明大义还他一百倍。 你请我了一顿饭,我回请你一顿,看似公平,实际上却并不是等价的。
人和人的交往中只有两种事:一种是“自己想做的事”,一种是“对方需要的事”。 两人做同一种事才是等价,而任何表面上形式上看似“一样”的互动行为、物品的交换,含义都可能天差地别。 兔和狗 兔子和狗是一对好友,狗请兔子吃了鲜美的嫩草,若兔子十分“公平”地回请狗的也是一顿鲜草大餐的话,那它们应该没法再做朋友了。狗请兔子享用的是兔子需要的东西,而若兔子回请了同样的——也就是自己需要的东西,充其量只是简单地还个人情,完全没考虑狗的需要。兔子应该回请狗肉骨头,才算等价。
我跟你说了我的秘密,你也该告诉我你的 这是典型的“看起来公平”的等价交换。人都有倾诉欲。实际上,我和你说了我的秘密,并不是因为你想知道,而是我憋着不说难受,诉说是我对你的第一个需要。而我又问你本来并没有想要说的秘密,这是我对你提的第二个要求。也就是整个交流过程中你满足了我两次,而你什么都没得到。
他对你真好啊 创业初期的小艾最近常常收到同事阿力的“无事献殷勤”。 每天一到公司早饭就摆在了自己的桌子上,虽然自己总是还回去,工作中阿力还不时扔过来几个小零食;午休时阿力经常跑到自己身旁说些趣事;公司活动时还用弹唱的才艺特地为自己“献歌一曲”,引得同事们一阵羡慕,小艾却一直表现如往常。 有天同事对小艾说:“阿力对你真好啊,又给你买早饭,又给你弹琴唱歌要是我的话应该会爱上他。” 小艾只是笑了笑,岔开话题聊了一会,就继续工作去了。 小艾心里明白: 阿力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已,自己不需要的话不接收就好,无需制止他,也不必感谢他。 至于是不是“对她好”,当然只有作为当事人的她可以判断。 而她十分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个能和她一起努力、督促她学习、共同进步的人。 至于同事怎么感觉,那是同事的事,自己也无需做解释。 过了一阵,没得到回应的阿力不再经常出现在小艾身边,两个人的生活都各自如常进行着。
滴水之情,给在需要处才是恩,才当报之以泉。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报李以桃”之所以被褒扬,都因为后者到来在前者需要它的时候,使前者或是得到帮助,或是增光溢彩,总之会让前者变的“更好”了。而炭、花、桃,在平时不过是燃料、景观、食物而已。 回到开头,包龙星的父亲是以饼的形式,救了尚书大人的命。而尚书大人正是挖了“公平陷阱”为自己开脱。

形式上的“公平”显而易见,却未必真公平。真正的公平是各取所需,生活中应留心观察,避免落入“公平陷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