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宮崎駿老師既安排了希達巴魯一方代表人性的純真善良,也安排了以穆斯卡爲首的軍方以展現人類對財富和權勢的貪婪,還安排了以海盜朵拉爲首的海盜,最初一切爲了錢財,最後卻因爲有着善良的心,而最終得到了財富,也保住了性命。《天空之城》講述了少女希達戴着飛行石從空中落下,遭到國防軍特務和海盜朵拉兩組人的追擊,少年巴魯見到飄落下來的希達之後收留了她。

除了向自己證明自己,你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你可以@瑾瑜與我
《天空之城》講述了少女希達戴着飛行石從空中落下,遭到國防軍特務和海盜朵拉兩組人的追擊,少年巴魯見到飄落下來的希達之後收留了她。希達偶然在巴魯家裏看到了天空之城的照片,巴魯告訴希達,他的夢想就是找到這座天空之城。而希達恰好是拉普達王國的公主,兩組人馬追捕希達,正是因爲她身上戴的那塊飛行石是通往天空之城的鑰匙。雖然他們極力隱藏,但還是被國防軍抓住了。隨後特務長穆斯卡劫持巴魯爲人質,逼迫希達指引出通往拉普達的道路。最後,巴魯和希達念出毀滅咒語,將拉普達送往了更遠的不爲人知的地方。至此,故事結束。
宮崎駿的電影總是沒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有的只是娓娓道來,簡單而非常直白。以致於我們在看的時候,總是會覺得他的電影非常的素淡恬美。但仔細的品味過來,便會發現不一樣的韻味。
《天空之城》還是延續了宮崎駿反對戰爭,倡導不忘初心的宗旨。故事線也很清晰,圍繞着一個理想之城--拉普達展開。沒落王族尋找故土,想重新掌控世界,並施加報復的故事。但宮崎駿老師的電影從來不會平庸於只講述這麼一件簡單的復仇故事,而是把沒落王族分成了兩支,一支不想重回故土,一支卻處心積慮想回故土報仇。
假如按照常理分析,應該是善良的公主希達一方最終掌控人類的至高文明--拉普達,並過上幸福生活的故事。但結尾卻偏偏不是如此,希達和巴魯啓動了毀滅模式,毀掉了這座很多人心中的幸福堡壘。
如此不按常理出牌,在我看來,並不僅僅是爲了使故事更有情節,而是有着更深層的含義。
宮崎駿老師既安排了希達巴魯一方代表人性的純真善良,也安排了以穆斯卡爲首的軍方以展現人類對財富和權勢的貪婪,還安排了以海盜朵拉爲首的海盜,最初一切爲了錢財,最後卻因爲有着善良的心,而最終得到了財富,也保住了性命。
我想:宮崎駿老師通過《天空之城》想告訴我們的是:財富和權利固然可愛,但內心純淨和善良的精神世界永在,纔是我們最終立足的根本。
以穆斯卡爲首的軍方:慾望的無限膨脹終會使自己走向毀滅
穆斯卡在電影中的設定是沒落王族的一支,他是幸運的,但同時,他又是不幸的。雖爲王族,卻沒有掌握權力的資格。
於是,他處心積慮想要重新找回拉普達,重新掌控世界,並向之前瞧不起他的人實施報復。但只有飛行石才能指示通往拉普達的路,於是,他抓捕了希達,這個拉普達實際的掌權人,期望通過她能夠真正的做回拉普達的王。
他也確實是成功了,找到了拉普達,也得到了飛行石,而且也給了軍方一個痛快的報復。但內心充滿仇恨和權勢的人,終究不會善終。萬事萬物,相生相剋。有開啓權勢的鑰匙必定會有毀滅的鑰匙。
影片的最後,拉普達毀滅的光芒刺瞎了穆斯卡的雙眼,他隨着拉普達的權勢層和財富層一起落下了雲端。
在我看來,其實穆斯卡也是可憐之人。也許從小,耳濡目染的都是關於如何才能重新找回拉普達,並重新掌控世界。所以,他的內心纔會毫無感情,纔會把權勢看作是是人生的唯一目標。
穆斯卡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敖丙,有着相同的成長經歷。穆斯卡是想重回家園,並掌握權勢。而敖丙從小被父親和申公豹灌輸着報仇的念頭,生長環境同樣都是充滿着怨氣。
但敖丙和穆斯卡不同的是,敖丙還有良知,心中還存有百姓,沒有忘記純真的善良。所以,最後雖然沒有了肉身,卻保存了靈魂,當合適的時機來臨還有再次重生的機會。穆斯卡則隨着他從生到死的膨脹慾望一起落下了雲端,毫無疑問,沒有了生還的機會。
以朵拉婆婆爲首的海盜:心之向善,是走出困境的一把鑰匙
宮崎駿在創作這部影片的時候,裏面很多的角色,都有着其獨特的意義,比如以朵拉婆婆爲首的海盜們。
影片一開始,朵拉婆婆就在追捕希達,希望通過她找到通往天空之城的路,以此來獲得大量的錢財。如果按這個路數發展下來,海盜們應該就跟貪婪的軍方一樣,墜入萬丈深淵。
但偏偏不是,在和巴魯,希達的相處過程中,朵拉婆婆慢慢的表露出了自己善良的一面。雖然愛財,但亦知情誼更高。她不心疼拉普達的自毀,反而覺得“頭髮沒了才真是可憐呢”。
就連她的兒子們,被希達可愛的面貌和賢惠所吸引,一個接一個的來到廚房給朵拉幫忙。看到這裏的時候,我不由自主想起了自己最純真的校園時代,彷彿看到了自己在喜歡的人面前無處安放的小心思。
這一羣人因爲巴魯和希達這樣純真的人加入,也開啓了他們內心深處的那道封印。最終他們完成了對錢的渴望,同時也保存了自己內心的平等與純真。特別是最後,拉普達快要墜毀了,朵拉還堅持要等一等希達和巴魯,足以可見朵拉婆婆也是一個非常善良可愛的人。
宮崎駿的影片裏,總是會有這樣的形象存在。就像《紅豬》裏面的美國飛行員,《幽靈公主》裏面的黑帽大人。不到最後一刻,你很難判斷他們到底是不是反派。
正如這部影片裏面的朵拉一族們,雖是反派,但卻並非是標準意義上的反派,而是充滿溫情,亦正亦邪的形象。
這也正是人類的本性之一,宮崎駿老師在創造這個形象的時候,也只是對這種本性做了披露,沒有做過多的批判。不同於穆斯卡的迷戀權勢,海盜們內心裏還是良善居多。雖然錢財如此可愛,但他們願意相信,這個世界上,除了錢財,還有更爲珍貴的東西--純真。
巴魯和希達:純真善良,不忘初心
希達和巴魯是電影中最純真的存在,善良,美好,樂於助人,積極向上。一如礦區裏住着的礦區居民,不問緣由,不看權勢,只因對方需要幫助,便挺身而出。
“我會像傻瓜一樣保護她。”多麼簡約而又勇敢的宣誓。不因爲希達是公主,也不因爲希達手中有着通往拉普達的鑰匙,而僅僅因爲她是希達,是那個清晨從空中緩緩落下的善良的女孩。
在希達爲了穆斯卡不傷害巴魯,而把巴魯趕走後。巴魯聽從了朵拉婆婆的話,毅然決然的請求朵拉帶上自己,他要去和希達一起面對這一切。巴魯沒有因爲朵拉婆婆追捕過希達而對她印象不好,而是在小船上對希達說:“我不會當海盜的,老婆婆會明白的,她其實是個好人。”
在孩子純真的心裏,是非黑白,自有定數。朵拉婆婆願意帶他去找朵拉,他便覺得婆婆是個好人。
而對於希達來說,這個世界上雖然已經沒有了親人,而唯一的同族穆斯卡找上她也只是爲了她手中的那塊飛行石,但她從不會怨天尤人。
她相信了素昧謀面的巴魯,接受了他的幫助。至於她爲什麼會接受他的幫助,除了巴魯也是真心實意的對她。還因爲,在她的世界裏,始終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是有美好的人和事物的。所以,她選擇了信任,而不是懷疑。
在朵拉婆婆的船上,她並沒有因爲海盜朵拉曾經追捕過她而對朵拉有偏見,而是任勞任怨的給朵拉一家做食物,收拾屋子。拉普達快要毀滅的時候,巴魯和希達自身都難保了,卻還是惦記着要救他們一家。
爲什麼宮崎駿老師要把情節設定爲:飛行石只有在希達的手中才能發揮作用,而同爲王族的穆斯卡卻碰也碰不了?
在我看來,這是因爲最美好的東西應該爲最美好的人擁有。孩子之所以純真,是因爲沒有太多的利益驅使。同樣的東西在孩子和大人眼中看來,所代表的意義不會是一樣的。
拉普達對於希達來說,可能僅僅是一處故土而已。但在野心家穆斯卡眼中看來,卻是掌控世界的利器。這就是孩子和大人的不同,或許,這就是這部影片的現實意義所在。我們比孩子擁有的更多,但在前行的路上,我們卻慢慢的失了本心。
財富和權利固然可愛,但內心純淨和善良的精神世界,纔是我們最終立足的根本
動漫的設計是給孩子看的,但就這部影片來講,它的受衆不僅僅是孩子,也是我們這些成年人。爲什麼創造了高度文明的拉普達人會放棄天空之城來到地面生活?爲什麼毀滅成了最後的結局?
這一系列的疑問其實很好解決,用一個“欲”字就可以完美概括。在影片中,巴魯的“欲”是想證實爸爸的話是真的,天空之城真的存在。朵拉一族的“欲”在於錢財,和軍方的目的如出一轍。而穆斯卡的“欲”則在於掌控世界的權利。
“慾望”是一把雙刃劍,它引領我們創造更高的科技和文明,卻也使得我們過度的創造,併爲我們埋下戰爭的種子。
天空之城已經那麼發達,有無數的金銀財寶和最頂尖的武器,甚至能夠自在漂浮在空中,爲什麼拉普達人最後卻自願放棄了這座城堡?我想,讓他們自願放棄而紮根於土地生存的最主要原因, 可能是遭受到了過度慾望的反噬吧。
在我們小時候,我們可能是巴魯和希達,我們純真,善良,不知錢財和權利爲何物。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進入到了社會,我們接觸了錢,接觸了利。於是,可能這時的我們,變成了朵拉一族。再隨着我們錢財的增加,我們會慢慢探索到名利的滋味,這時的我們,可能又成了穆斯卡一類。
對於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我們總是不滿足,總是還想要更多。如果可以無所不能,隨心所欲的生活,我想,所有的人都不會拒絕。
看天空之城的構造,底層爲權利層,中間層爲財富層,上層則象徵着精神世界。在影片結尾時,希達念出了毀滅咒語,我以爲整個拉普達都會毀掉。畢竟在巴魯攀爬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到樹枝非常的脆弱,一拉就斷了。但最後卻只有權力和財富層墜毀了,而象徵着精神世界的最上層卻隨着飛行石的力量越飛越高,從而具備了永恆的意義。
什麼是天空之城?不是虛無縹緲的漂浮在空中,需要雲團和閃電的保護纔可以生存的城堡。而是一種精神,應該是存在於我們心中,在我們所有人的內心深處,用最純真的內心世界鑄造起來的。
在我看來,宮崎駿想要表達的意義在於:只要文明的精神永存,那麼文明即使沒有權利和財富的加持,也可以是一直長存的。
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我想,這是很多人都需要停下來思考一下的問題:我們是否慾望過多,而忘記了最初我們內心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備註:文中圖片爲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刪圖。
我是@瑾瑜與我,左手帶娃,右手寫作,專注情感與育兒。歡迎點贊關注,評論交流,感恩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