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這個“依計行事”中的“計”最核心的一步就是,放胤祥出宗人府去接管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兵權。幸好康熙替他的後繼者胤禛謀劃好了大半,首先策反了隆科多,其次留下張五哥全程跟隨胤禛,並預留了金牌令箭以備其使用,這才令胤祥走出宗人府,並在第一時間取代了成文運,接管了豐臺大營的兵權。

這個“依計行事”中的“計”究竟是什麼計?我們可以來看一下。 爲了能夠順利奪嫡,一向裝作毫不在意的冷麪王胤禛最後也是拼了。他冒着天大的風險闖進宗人府去見老十三胤祥,告訴他皇阿瑪可能快要不行了,然後拿着鄔思道提供給他的軍官名冊,名冊上的人都是當年跟着胤祥摸爬滾打過的舊部。他毫不隱晦自己的來意,問道:“你看看,這裏哪些人可用?”
經過十年圈禁的胤祥此時已不再熱血,但卻多了幾分冷靜。只見他拿着筆勾勾畫畫,說這些可用,那些不行,有的時間長了,也不知道可靠不可靠。最後他得出一個悲觀的結論:如果皇阿瑪要是放我出去,一切都好辦。 但問題是,沒有康熙的旨意,胤祥是走不出宗人府的。所以,這個“依計行事”中的“計”最核心的一步就是,放胤祥出宗人府去接管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兵權。 爲什麼呢?因爲當時局面尚未明朗,胤禛又被康熙突然撤了差,老八胤禩又掌握了豐臺大營的兵權,而關鍵的九門提督隆科多又不知道是誰的人。可以說,在京畿一帶,胤禛手裏沒有任何可供調用的兵馬。雖說鄔思道已基本斷言康熙會傳位給胤禛,但除非胤祥能出來接管兵權,否則胤禛根本沒有任何把握順利繼位。 在這種情況下,當康熙大限將至時,胤禛竟然心亂如麻到不敢進宮,因爲外面等着接他進宮的是步軍統領衙門的人,他懷疑隆科多早已歸順了老八。鄔思道提醒他,你不進宮,到時候八爺改了詔書,你是奉詔還是不奉詔?爲了穩定軍心,鄔思道連忙找胤禛要走了他的欽差關防大印,說申時以後如沒有消息,他就用這顆大印赦了十三爺出來救人。
那麼,十三爺胤祥出來以後幹嘛呢?第一是要接管豐臺大營,第二就是迅速調集兵力向暢春園靠攏,逼迫隆科多的步軍統領衙門至少保持中立,第三就是無論傳位詔書如何,都會以強大兵力作爲後盾,擁胤禛繼位成功。

這大概就是“依計行事”中的那個“計”吧。幸好康熙替他的後繼者胤禛謀劃好了大半,首先策反了隆科多,其次留下張五哥全程跟隨胤禛,並預留了金牌令箭以備其使用,這才令胤祥走出宗人府,並在第一時間取代了成文運,接管了豐臺大營的兵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