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现在咱们看到的很多动物都是属于哺乳动物,而哺乳动物是温血动物,现在当然也存在着很多的爬行动物,比如说一些蜥蜴之类的,它们则是属于冷血动物,这两种动物是有着很大的区别。那么对于这些动物的进化和转变人们存在着很大的好奇心。法国科学家就指出在大脑深处所存在的松果腺可能是长期消失的遗物,而这个可能是早期哺乳动物的第3只眼睛,也就是松果体眼,而这一种最新的说法或许能够帮助古生物学家揭开哺乳动物温血动物进化历程。

探索恒温动物是什么时候进化而来的

爬行动物是冷血动物(变温动物),它们需要依靠外部的热源将体温升高到活动所需求的温度,在寒冷时期它们会进入一个停机的周期等待温暖时期的来临,而温血动物(恒温动物)它们会内部产生热量,以毛发或者脂肪等来保暖,维持自身体温的恒定,而这样就会使得温血动物具有连续的活动时间,也扩大了它们的生存范围,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温血动物比冷血动物更具有生存的优势。

当然对于温血动物的存在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于自然界中,这是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后期进化的结果。

其实在现在仍然有很多的爬行动物,它们还是存在着这种特殊的第3只眼睛,也就是松果体眼,像是非常普通的巨蜥,在它们的头顶位置就有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器官,不过现在能够看到存在这种特殊结构的爬行动物,它们基本上都是冷血动物,而哺乳动物它们的这个特殊的构造出现了明显的退化,而它们却属于温血动物。

通过这些差异性进行相关推测,是否就能够确定这个构造的退化跟它们成为温血动物是否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呢?是否能够揭开这其中的奥秘呢?当然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关联性让研究人员对南非地区的众多化石遗骸进行了仔细的研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证明这些哺乳动物它们的祖先可能是在2.5亿年前从冷血动物慢慢的进化成为了温血动物,当然这个时间要比之前恐龙出现还要早1000多万年了。

说到松果体眼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更不知道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只神奇的第3只眼睛,其实这样的眼睛它跟常规的眼睛是比较相似的,也是由角膜以及晶体视网膜等不同的成分共同组成。普通的哺乳动物的眼睛其实跟爬行动物的眼睛在发育过程中它是比较相似的,可是在发育之后,这种松果体眼睛跟普通的眼睛在作用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这种松果体眼睛一般来说出现在这些爬行动物的身上,往往是有一些比较厚大的鳞片给彻底的覆盖住,而且松果体眼仅能够区分光明的黑暗。

探索恒温动物是什么时候进化而来的

当然很多人可能就会比较好奇在身上长了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器官看起来像是比较多余的,那么对于爬行动物为什么会有一个这样的器官它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呢?其实这种松果体眼睛虽然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可是对于爬行动物来说,这种松果体眼睛可以成为它们的日历,也就是说通过这只特殊的眼睛,它们能够感受到每天的变化,比如说白天越来越长或者越来越短,也就是能够感受到4季的变化,从而能够很好的监视生命的周期,甚至是能够调整生殖节奏等。

研究人员对此也是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对蜥蜴进行相关的手术,结果发现如果将蜥蜴的这个特殊的构造给去掉,那么蜥蜴的生存就会直接遭受到影响,尤其是调节体温的方面,这一研究令研究人员非常的惊讶,因为早期哺乳动物的祖先,它们确实是存在着这样的特殊构造,但是它们却在慢慢的进化过程中将这个特殊的构造给舍弃了,也许是因为它失去了原来的作用,所以导致它慢慢的被退化掉,当然通过研究这个特殊构造的消失时间,或许能够帮我们找到我们的祖先究竟是什么时候变成温血的。

这种松果体眼是在颅骨的位置有一个穿孔,而在早期哺乳动物的头顶上确实是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构造,所以早期哺乳动物它们是存在着这样的松果体眼的,那么通过这样的发现也可以合理的推断,这个特殊的结构正是能够调节早期哺乳动物体温的,当时所发挥的作用应该跟现在在爬行动物中发挥的作用是差不多的。

探索恒温动物是什么时候进化而来的

那么这么来说的话,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这些古化石中头部的这个特殊的结构,就能够大体的推断出动物转变成温血动物的一个大概的时间,在这个古生物研究团队已经对好几百个这样的古化石头骨进行了仔细的检查,而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结果这个时间追溯大概是在3亿到2亿年前。

科学家表示这个时期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个时期它在气候变得比较冷比较干燥,那么在这样的季节之中,这些冷血的物种就必须要依靠这个特殊的构造才能够让它们很好的调节自己的体温,从而能够在严苛的条件下生活下去。但是在2.5亿年之后,这个功能在早期哺乳动物的身上好像越来越不重要,最后慢慢的退化,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实现了从冷血过渡到温血的进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