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記者孔德昕報道

今夏早些時候,郭艾倫曾經赴美,他不僅成爲了Air Jordan在亞洲簽下的第一名籃球運動員,而且還和剛剛捧起MVP獎盃的拉塞爾·韋斯特布魯克一起訓練。中國球迷戲稱爲“大侄子”的他已經引起了美國媒體的關注,今日,雅虎記者克里斯·曼尼克斯撰文稱,郭艾倫很可能成爲影響NBA的中國後衛。以下是原文內容:

郭艾倫的外表看上去並不起眼,身高1.93米,體重85公斤,當他從海濱酒店的大堂擠過時幾乎引起不了別人的注意。沒有人知道他是CBA聯賽最耀眼的球星之一,也沒有人知道他很可能成爲第一位對NBA產生明顯影響的中國後衛。

美記者盛讚郭艾倫:他的崛起證明中國後衛要來了!

亞洲,特別是中國,那裏是NBA聯盟所觸及到的最遠版圖。自從1987年大衛·斯特恩將電視轉播權賣給中央電視臺之後,NBA的影響在那裏飛速提升。如今,中國擁有超過3億籃球愛好者,上億觀衆可以在電視機前免費觀看400場常規賽。

然而中國的籃球水平發展卻比較緩慢,而且真正擁有影響力的球員都集中在大個子身上。姚明無疑是NBA聯盟裏最耀眼的中國球員,王治郅、巴特爾和易建聯這些曾經征戰的球員也都是內線。隨着這幾位巨人的退役,上賽季的NBA已經沒有中國球員的身影了。

對此,總裁亞當·蕭華曾經表示遺憾,他希望能看到更多中國球員出現在NBA賽場,而郭艾倫無疑是頗具希望的候選者之一。

美記者盛讚郭艾倫:他的崛起證明中國後衛要來了!

23歲的郭艾倫出生於遼寧,他和很多中國小孩一樣,從小深受NBA的影響。他經常很早就起牀,守在電視機的CCTV5頻道等待着觀看兩場NBA比賽的直播。後來他也會購買雜誌、DVD,以及在網上瀏覽視頻,其中就包括阿倫·艾弗森的集錦。

“艾弗森的crossover太帥了,我喜歡他的動作。”郭艾倫說。

在中國,郭艾倫的成長非常迅速。16歲入選國家隊,2015年帶領球隊拿到男籃亞錦賽冠軍,2016年作爲主力控衛隨隊征戰奧運會。另外他在休賽期裏一直積極參加各種訓練營,在2008年的阿迪達斯國家訓練營上,他還帶着腳踝中的骨刺征戰。

“我當時連走路都困難,”郭艾倫回憶道,“但是我想打球。”

隨着自己的成長,郭艾倫當然也想過到NBA征戰。他第一次和頂尖NBA球員對抗是2010年的一次練習賽,當時他在紐約和美國國家隊成員進行比賽。“拉塞爾·韋斯特布魯克,德里克·羅斯,斯蒂芬·庫裏,”郭艾倫說,“我當時很緊張。”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上場8分鐘的郭艾倫5投0中。對此他補充道:“但我有一個漂亮的突破上籃(可惜沒進)。”

美記者盛讚郭艾倫:他的崛起證明中國後衛要來了!

在那之後,他繼續刻苦訓練。自從2012年開始,郭艾倫每年夏天都會來到美國特訓。今年,他跟隨羅伯·麥克納漢完成了6周訓練,這位知名訓練師的客戶包括韋少、庫裏和凱文·拉夫。在這期間他們每週訓練5-6次,麥克納漢提出要求,郭艾倫執行,然後他在提出更多。

“他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嚴格的球員,”麥克納漢說,“這讓我想到了韋少。他訓練很努力,幾乎從不考慮休息的事情。”

在麥克納漢的指導下,郭艾倫從零開始,一點一點打磨在NBA需要的技能,包括擋拆、變速運球、擴大三分射程。在分組練習中,他和NBA球員泰瑞克·埃文斯以及詹寧斯一同訓練。

美記者盛讚郭艾倫:他的崛起證明中國後衛要來了!

“他的持球能力很好,有球在手的時候幾乎無所不能,他的中投和籃下終結能力都不錯。”麥克納漢說,“他可以在NBA打球,只需要繼續提升自己針對NBA賽場的技巧就好了。”

中國的籃球發展有一個很基礎的問題,他們的訓練幾乎全都集中在團隊配合上,個人技巧卻被忽略了。“在中國,我們總是以球隊形式在一起訓練,所以基本沒有機會去提升自己的弱項,無論是投籃、傳球還是運球。”郭艾倫說,“在美國,我的個人技巧和比賽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NBA比賽裏,每個回合都要擋拆,中國卻不是這樣,”麥克納漢說,“閱讀擋拆,閱讀防守,儘量少運球地完成進攻,在NBA如果你不能防守擋拆的話是很難立足的。”

美記者盛讚郭艾倫:他的崛起證明中國後衛要來了!

現在,郭艾倫已經回到了中國,回到了他一直以來效力的遼寧隊,但NBA依然是他的目標。近年來,包括湖人、勇士、森林狼、熱火在內的多支球隊都派遣球探對郭艾倫的比賽進行關注。

對於郭艾倫來說,登陸NBA還有一個決定要做,就是薪水。在中國他的收入可觀——年薪300萬美元。而NBA的新秀底薪是81.5萬美元,這其中的差距顯而易見。而且在CBA郭艾倫是毫無疑問的明星,而來到NBA很可能意味着他只能從替補做起,但夢想總要讓你付出代價。

不管怎樣,郭艾倫的出現代表着一種進步。在中國大個子已經證明了他們可以立足NBA之後,郭艾倫發出了一個新的信號:中國的後衛們也要來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