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嵊州市地处浙江中部偏东,是浙江省绍兴市所辖的县级市。在23年前,嵊州市还是被称作嵊县。不过,这并不是嵊州第一次改名,在历史上,嵊州地名一共改过10次。秦汉时期,这里是剡县,后来王莽称帝,改名为尽忠县,汉世祖刘秀重新将县城名改为剡县。唐高祖李渊在位时,嵊州先后换主,名字也由剡县更为嵊州,再更为剡城,最后恢复剡县二字。直到宋徽宗在位时,越州统帅刘韦合以剡城多事,与名字中的火有关,从此更名为嵊县。

87年的3月,家住浙江嵊县浦口镇大塘岭村的吴大叔扛着锄头到处转了转,最终决定在村子旁的山岗上修建新房。这座山岗东西朝向,南边是黄泽江,西边是良田,向远处眺望,还能看到7公里外的县城。吴大叔把选址告诉家人,却迎来一片反对声。原来,这座山岗不是无名山,当地人都叫它“大坟山”,山上景色美,名字也太晦气了。已经打定主意的吴大叔不顾旁人的反对,自顾自上山挖起了地基。

时间一晃,一周就过去了。这天,吴大叔继续自己的建房任务时,突然铁锹碰到一处硬物。吴大叔赶紧把周围的泥土全挖走,眼前出现一个石门。难道真让家人说中了,这大坟山上果然有坟?吴大叔不敢耽搁,赶紧将事情上报。

嵊县文管所立刻派出了考古队,在吴大叔的带领下,考古队查看了挖出的古墓。随后又拿起洛阳铲四处插,带上来的泥土也被小心的摆好。没一会,考古队就笑容满面的宣布:“这真是一个好地方,够我们挖半年了。”原来,除了吴大叔挖出的这座古墓,考古队在周围又找到了6座古墓。从地下带出的五花土推断,这些墓都是自汉朝到晋代。

考古队决定先从吴大叔挖出的这座古墓清理,进入墓门后,有将近两米的甬道,甬道尽头,是用砖砌成的封门。考古队将石砖一块块小心搬离,终于打开了这座神秘古墓。在石砖上,考古队找到了重要信息。一块印着杉叶纹的长方砖上,刻着“番氏”二字,这似乎就是墓主的姓氏。另一块刀形砖上写有“永安六年作此冢”的字样,永安是东吴孙休的年号,考古队因此得知了古墓的年代。

进入古墓后,考古队很快清理出一件青瓷谷仓罐,最上边有3个小孔,每个孔前都雕着一只蚯蚓,探头向里边望。最上边还雕着百鸟,争先恐后的飞向仓后。门口处端坐几个胡人,一人持琵琶,一人两手一伸,似在歌唱。

除了制作精美的谷仓罐,考古队还在墓中找到2个青瓷香薰、青瓷青蛙水盂、瑞兽三足樽、神兽车马画像镜、熏砚等几十件随葬品。尽管这座古墓已经清理完毕,但考古队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谁能想到吴大爷一个执念,竟为考古队带来这么大的收获。

这座浙江嵊县大塘岭东吴墓的挖掘,出土了许多青瓷器,说明在会稽郡一带,制瓷业的发达。为学界研究东吴时期的民俗民风,都提供了重要实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