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蜀汉来言,诸葛亮的去世,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分水岭,从此蜀汉再无诸葛亮在世时的,那股积极进取的态势了。因为诸葛亮的接任者,蒋琬、费祎等,都丢弃了诸葛亮“以攻代守”的北伐战略,转而进行修养。

当然,这种转变之所以能实行,刘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毕竟诸葛亮去世,蜀汉的大权终于落到了他手中,所以便废除了丞相制,开启了“刘禅当家”的蜀汉第三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刘禅除了做了这件事外,还做了许多别的不错的事。但若说,其中哪件事最高明,毫无疑问则是,刘禅重用诸葛亮之子:诸葛瞻!

因为,诸葛亮死后,刘禅长久以来都背负着巨大压力。比如诸葛亮建祠的的事,被刘禅否决,却不禁止蜀汉百姓祭拜诸葛亮。而对于那些对诸葛亮不敬的人,如李邈曾上书表示:诸葛亮死得太好了,他就是一权臣!也让刘禅给杀了。

但从这些记载却可以看出,蜀汉内部是何其暗流涌动。几乎许多事,都牵扯到了诸葛亮。所以刘禅重用诸葛瞻,等于是向所有人宣告:诸葛亮没有“死”。那么诸葛瞻的才能,到底如何呢?

诸葛瞻十七岁时,便娶了刘禅的女儿为妻,担任骑都尉,一年后升任羽林中郎将等……从官职上可看出,这都是武将官职,故而可以肯定,刘禅是希望诸葛瞻,继承诸葛亮当年的“武略”,也就是说,刘禅并没有把诸葛瞻,当作丞相来培养,反而是当作“大将军”来打造的——这就发生问题了。

其一、将军起于卒伍

参看诸葛亮的军事之路。在刘备时期,军事上主要是刘备,诸葛亮是内政。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才得以发挥出来,却有个很明显有一个分水岭:第一次北伐(一出祁山)。

第一次北伐,是诸葛亮首次作为统帅,领兵作战。结果却是错用马谡,丢失街亭!这个事件,是诸葛亮军事才能上,彻底成熟起来的标准性事件。此后几乎就再也见不到,诸葛亮有这样的大错了。从此压住强大的曹魏,打得司马懿闭门不出。

须知诸葛亮跟随刘备时,就曾接触过军事,却依然犯下大错。所谓将军起于卒伍,不是说真去当兵,上阵搏杀,而是强调这种切身经历,如此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将军和统帅。

而诸葛瞻呢?却空顶着军职,天天在刘禅身边晃悠,以至于每当朝廷出台了有一项好事,老百姓就说:这是武侯之子,诸葛瞻做出来的。百姓爱戴思念诸葛亮无可厚非,刘禅顺应百姓所愿,重用诸葛瞻是高明之举,可效果却南辕北辙,甚至充满了矛盾。

诸葛瞻不接触军事,不在军中历练,他如何能担起蜀汉军事的重任来?所以,当邓艾破蜀,偷袭阴平后,诸葛瞻领兵拒敌,却一再发生低级失误,以优势兵力惨败后被杀,也就不奇怪了。

但诸葛瞻之死,却给蜀汉内部造成了巨大的震动。因为他深受百姓爱戴,朝廷厚望,堪称是承担了蜀汉所有希望,却这么轻易的就败了,死了。由此可推断出,他战败对蜀汉和刘禅的打击有多大,是不言而喻的。

其二、跟姜维不和

姜维是诸葛亮的嫡传弟子,诸葛瞻是诸葛亮的亲生儿子,无论怎么看这俩人都应相亲相敬,可事实却是,两人势同水火!

姜维是刘禅时期最出色的统帅,而刘禅打造诸葛瞻的用意,就是想让他接姜维的班。可哪料,两人却没事互掐。这恐怕是连刘禅都想不到的。但既然发现了,那么刘禅就应做出些反应,毕竟这两人都跟诸葛亮的关系太密切了。

所以诸葛瞻和姜维的不和,其实就等于撕裂了诸葛亮。须知诸葛亮虽死,但他的影响力,却依然强大异常。如今,他弟子和儿子的不和而争斗,必然会导致诸葛亮遗留下来的许多东西,失去了效用——解释权在姜维手里,还是诸葛瞻手中?

以至于,诸葛瞻战死前,还留下了话: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把蜀汉顶梁柱姜维,和蜀汉最大的奸臣(宦官)黄皓,相提并论了。可见这种不和,已经达到了怎样的程度。

可惜刘禅虽高明的重用诸葛瞻,却根本不予化解,使得诸葛瞻的军事才能,非但不能长进,反而还极大的掣肘了姜维,形成了蜀汉内部巨大的内耗。最终这一切,又反过头来,由蜀汉(刘禅)买单,投降被灭。

所以,高明的事虽好,但实效却更加重要。如刘禅,事做得非常高明,可实际效果上一分析,却等于是,他给蜀汉的灭亡,埋了颗炸雷,最终成了蜀汉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