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奇葩说》播出了!但是让人看得很郁闷,奇葩们变得并不奇葩了,现场投票也越来越迷,《奇葩说》虽然综艺性、娱乐性很强,但终归是一场带有辩论性质的比赛。如果不能以辩论角度论胜负,而一味上价值、即使是灌鸡汤,只怕也会消化不良!

奇葩说:杨奇函输给了辩论还是输给了观众缘?

这一期的辩题是“奇葩星球将给做好事的人发红包,你支持吗?”正方:支持;反方:反对。

应该说本场比赛正方程璐、杨奇函、梁秋阳面对反方詹青云、肖骁、秦教授的确是有些吃亏的。程璐、梁秋阳是《奇葩说》舞台上的新面孔,而杨奇函虽属老奇葩,但观众缘一直不好!反之,詹青云、肖骁、秦教授说是王炸组合,一点也不为过。单就群众感情基础,反方的优势不要太明显!事实也证明,本场辩论,虽然正方有理有据,把控全场,尤其是秋阳发自灵魂深处的拷问:“你愿意你的亲人是白方礼吗?”但最后的投票却还是输给了反方。而反方反对做好事发红包的人拿到了做好事得红包的奖励,不要太讽刺!

奇葩说:杨奇函输给了辩论还是输给了观众缘?

而反方是詹青云、肖骁、秦教授,从论点来看,三位老奇葩并没有辩出什么新的角度,言语也不出彩。讲得比较虚无甚至有些许立不住脚。比如詹青云讲如果因为做好事发红包,那么人人都会是生意人,肖骁讲做好事收了红包就是断了人家的财路;包括蔡康永最后讲做好事不是为了红包,这不能否认,因为大部分人做好事肯定不是为了红包。不是为了红包跟得到奖励红包也并没有实际联系呀;反过来讲,难道一个做了好事的人就因为收了别人感谢的红包而不再做好事了吗?显而易见,这不符合逻辑!

奇葩说:杨奇函输给了辩论还是输给了观众缘?

然后说那一个小孩子吃蔬菜的事也很片面。鼓励小孩子吃蔬菜,一次一块钱,两块钱,长此以往会培养出一个做什么都只认钱的孩子出来。试问,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都是这样鼓励小孩子的。除了极端个例,相信大部分的孩子就是因为这样的激励由不主动,到慢慢喜欢,最后爱上了吃蔬菜呢。

奇葩说:杨奇函输给了辩论还是输给了观众缘?

本期辩论中,詹青云引用了一个事例,讲一位白方礼老人蹬三轮车一辈子,用省吃俭用的35万资助了三百多位寒门学子。这个事例被正反辩论反复引用。我想说的是,这个事例不正说明了正方的观点吗?如果当时有这个奖励机制,那么白方礼老人的生活何须那么清苦,若他甘于清贫,那么把奖励所得到的红包再回馈给社会,那么不是又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吗?这完全就是一个良性循环,有何不可呢?

奇葩说:杨奇函输给了辩论还是输给了观众缘?

对于发红包、抢红包这种事,现实中总有人在发,有人会抢,同时更多的人不发也不抢!从来只有“罚”需要强制,“奖”没有谁会逼着你去领,得到的红包,你可以领也可以不领,甚至你可以领了以后再发出去,再惠及更多人!

奇葩说:杨奇函输给了辩论还是输给了观众缘?

红包只是一种心意,收一个红包就会道德沦丧,就会人人唯利是图,这不可能!不管有没有红包,好人好事永远都存在!但如果做好事有红包,这是一种心意、一种肯定、一种激励!做好事不求会有红包,但如果有红包,那也受之无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虽然市俗,羞于承认这是人性,但这恰恰就是人性;“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在做好事的同时也能收获好报,何乐而不为呢?好人配得上好报!也愿天下好人都有好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