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事业象征着社会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也代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高度。公益如音乐一般,无时差、也无国界。

有这样一位美国小伙儿,他不来中国做生意,而是深扎入中国山区,实实在在地为那里的孩子们做了一番“大事业”!这个事业很大,影响到太多孩子的未来;这个事业也很小,关于我们生活中最熟悉不过的“眼镜”。

配眼镜也许就是去一趟眼镜店便可以解决的事情。但在农村,无数的孩子正被视力问题所困扰。他们没有能力承担高额的配镜支出,更缺乏保护眼睛的自我意识。在云南山区支教的这位青年外籍教师石安祝,就是发现这个问题,并投身解决该问题的一位“眼镜专家”。

11月11日,在凤凰网举办的“2018与世界对话”论坛的青年论坛环节,这位风度翩翩的美国帅小伙来到了现场,与我们分享了他和中国云南山区孩子们关于“眼镜”的奇妙之缘。在他看来,中国有三千万近视的学生,如果我们可以解决他们的近视问题,如果那些学生都能看得清楚,他们的未来就会被改变,他们未来能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会被改变。

以下为石安祝在本次论坛发言内容精编:

AndrewShirman石安祝,“点亮眼睛”公益组织创办者

在农村,近视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大家好,非常感谢邀请我们来做这个演讲,我是“点亮眼睛”的创始人石安祝,目前我们的公益组织主要负责的项目是在中国农村,帮助山区儿童配近视眼镜。

在演讲开始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2010年,我有机会去云南最贫困山区县城支教。我的工作是在一所当地学校担任英语老师,我的班级有47个学生。支教没多久,我很快的发现一些问题。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去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农村学生,你会遇到什么问题?因为是山区的贫困县,我们学校的资源很少,老师也很少,学生学习的时间很长。

在我的学生里,有一个学生的名字叫李中阳,他是我们班的第八名,非常聪明。但后来他近视了,这是一个在我们看来很小,但是对他们来说却很严重的问题。因为上课看不清楚,这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最后,他放弃了上课的机会。如果在近视的时候,他可以拥有一副近视镜,他就能看清黑板,就能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也许就不会对课堂那么恐惧,也就可以继续学习。他的事情让我感触很深,我开始认真考虑农村孩子近视这个问题。

不去了解,我或许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近视只是一件小事,很好解决。但后来我发现,在中国农村,近视是很严重的问题。在农村,有24%的小学生是近视的,在中学有57%。这个数字事非常庞大的,但是在他们之中,只有10%能佩近视镜。考虑到庞大的人口基数,这意味着在中国农村地区,有差不多三千万近视的学生没有眼镜。三千万是什么概念呢?加拿大人口总和差不多三千万,如果在加拿大,所有人近视了,然后都没有眼镜,让我们想象一下,这是多么严重的一个问题。

意识到问题之后,我在思考,他们为什么没有近视镜?

有三个原因,第一,他们买不起。眼镜在农村太贵了,几百块钱,如果你是一个农民,每年只挣七八千人民币,几百是一个数额庞大的开支,像奢侈品一样,一般的农村家庭完全无法承担。第二,太远。最近的眼镜店在好远的地方,山区交通不发达,如果你是中学生,周六下午才下课,周一上午再上课,是根本来不及,也没有办法去买眼镜的。最后还有意识的问题,也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好多老师和家长根本没有想到,近视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

我想帮孩子们“点亮眼睛”

如果你送他们一副近视镜,这副眼镜会帮助他们看清黑板,看清世界,也一定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如果他们开始配近视镜,课堂开始变得生动有趣,会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他们的成绩。所以,近视问题是第一要解决的。

创办“点亮眼睛”的初衷和目标,就是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最开始,我们在一个县区的学校,给所有的学生视力检查。如果发现一个学生近视,我们会免费送给他一副眼镜,同时我们会教他什么时候应该进行视力检查,什么时候需要戴近视镜,什么时候不戴,怎么知道你近视了。意识问题是很重要的,有了眼镜之后,也需要有佩戴和保护的意识。

从项目运营开始到现在,我们已经给20万农村学生做了视力检查,送了两万八千多副近视镜,在五百多所学校执行了我们的项目。如今项目越来越成熟,也更加被公众了解,我们非常感谢能有今天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力。

中国有三千万近视的学生,如果我们可以解决他们的近视问题,如果那些学生都能看得清楚,他们的未来就会被改变,他们未来能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会被改变。中国的未来需要他们,我们的未来也需要他们,而他们需要的,或许只是一副近视镜。

我们一直在努力,也非常感谢大家聆听我们的故事。

(注:本文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均不代表凤凰网国际智库立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