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朋友來上海玩

希望我們帶帶他們

陪喫陪喝陪逛,簡稱“三陪”

是有很多朋友表示想來上海遊玩

不過小魔真心勸一句

咱能不能別再帶朋友去逛南京步行街了

別再帶朋友去田子坊了

別再帶朋友去人民廣場喫炸雞了

可能很多小夥伴也很無奈

“那我也不知道帶朋友去哪裏啊”

也對,上海16區,區區有精彩

不過說到最有歷史看點的地方

還是得說說上海松江

松江,作爲上海歷史與文化的發祥地

是上海地區古文化資源最爲豐富的地區之一

被譽爲“上海之根”

人文歷史景觀都非常多

早在1998年的時候

松江就在舉辦的第二屆“上海之根”文化旅遊節上

就對松江現存的自然、人文景觀

進行了一次“十二景”的評選和取名

這十二景集中體現了松江自然和人文的精髓

是瞭解上海的好地方

也是帶朋友來遊玩的好去處哦

方塔園

方塔風鈴

風鈴妙韻,更顯方塔玲瓏秀;

浮圖巍峨,倍添勝景古城風。

(選自《松江楹聯選》)

方塔園的名氣一直比較大,是松江一座以觀賞歷史文物爲主體的園林。雖然現在只是一座公園,但是當年可是唐宋時期古華亭的鬧市中心呢。園中的照壁是上海乃至全國最古老、最精美、保存得最爲完好的大型磚雕藝術珍品,去遊玩的小夥伴們一定不要錯過。

方塔園中的方塔是國內保護最好的古塔之一。登塔的木梯既窄又陡,越往上越狹小。瘦長的塔身,寬大的塔檐,讓塔看上去就像一位身材玲瓏的少女。清代松江詩人黃霆的詩句“近海浮圖三十六,怎如方塔最玲瓏”,說的就是這裏的方塔。

醉白池

醉白清荷

醉白清荷,清姿玉立贊;

池畔幽樹,幽境暗香來。

(選自《松江楹聯選》)

在古老的松江有着一座古老的公園,承載着所有松江人的回憶,那就是上海五大園林之首——醉白池。如果從這座園林的前身算起,已有九百餘年曆史啦。

醉白池裏古木名花堪稱一絕,走在園內,一步一景,如若畫中。有樹齡在三四百年的古銀杏、古樟樹,年齡在百年以上的牡丹等等。無論什麼季節來都會有不一樣的美景。

唐陀羅尼經幢

唐幢流雲

流雲繞唐幢,亭亭玉立幽學府;

麗日輝塔貌,歷歷古姿好風光。

(選自《松江楹聯選》)

大家都知道在長筒圓形綢傘上寫經文叫經幢,而爲了長久保存,僧人們又將經文刻在石柱上,這就叫石幢。在松江小學校區內的這個經幢上鐫刻了《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全文,並有題記,用以超度亡靈,所以又叫陀羅尼經幢。

不過因爲風吹日曬,石頭上的經文很多都被腐蝕剝落了。現存的陀羅尼經幢只有21級,高9.3米,平面八角形。造型秀麗端莊,雕刻圓渾生動,是全國現存石幢中的佼佼者,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抓緊去看哦。

秀野橋下的四鰓鱸魚

鱸鄉遺韻

鱸鄉瓦肆,鱗次櫛比富遺韻,

古浦倉橋,匠心獨運足恢宏。

(選自《松江楹聯選》)

上學的時候學過一個詞,叫做“蓴鱸之思”。說的是晉朝有個人叫張翰,在洛陽爲官。一日秋風起,張翰想起家鄉吳中的土特產茭白、蓴菜羹、鱸魚膾。便與人說道:“人生在世,最難得的是能夠舒適隨意,怎能因爲貪戀官位和名望而被束縛於千里之外呢?”於是作歌曰:“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隨後駕車不辭而別回故鄉去了。簡直太率性了有沒有?看來這個鱸魚還真的是味美啊。

松江四腮鱸魚爲著名特產,味極鮮美,加上三泖清淳的蓴菜,使松江素有“蓴鱸之鄉”的美譽。有機會去松江的小夥伴,一定不要錯過品嚐地道的清蒸鱸魚和蓴菜羹啊。

頤園

頤園聽雨

濛濛杏花雨,景猶空濛聞天籟;

悠悠頤園簫,韻似甘霖打芭蕉。

(選自《松江楹聯選》)

說起頤園,感覺它的經歷還蠻坎坷的、從明末佔地3300平方米的宅院,輾轉變遷成了現在上海最迷你的一座園林。不過也不要小瞧它哦,園內山、池、橋、樓、閣、齋、舫、榭、廊、古樹、翠竹一應俱全。

據說雨景是“頤園”的一絕,“頤園聽雨”是松江二十四景之一。即使不是雨天,頤園的景色也別有風味。園內有兩棟南北相對的樓,一座名爲“看樓”,另一座叫做“戲樓”,保存的很好,堪稱目前明代戲樓保存最好的了。

西林禪寺

西林梵音

西林禪寺,暮鼓晨鐘梵音繼;

大雄寶殿,虔男信女進香頻。

(選自《松江楹聯選》)

西林禪寺歷史悠久,迄今已有1140餘年了。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幾經易名和興衰,不過還是上海人心中非常有人氣的一家寺廟,香火十分旺盛。

關鍵這還是一座超級fashion的禪寺呢。禪寺還舉辦過“短期出家體驗營”活動,簡直就是爲了都市焦躁人們提供了一個超好的避世體驗,等心態調整好之後又可以積極的去工作啦。

清真寺

邦剋落照

邦剋落照,西望眼,秋水共長泖湖色;

清真古寺,東回眸,晚霞獨鍾翹檐樓。

(選自《松江楹聯選》)

松江的清真寺,是上海最古老的伊斯蘭寺院。不過它又不是典型的伊斯蘭建築,而是一座融合中國宮殿式古典風格和阿拉伯建築風格的伊斯蘭教寺院,把中國、阿拉伯兩種建築風格有機地融合爲一體的。這樣風格的寺廟在中國僅有兩處:一處是杭州鳳凰寺,另一處便是松江的清真寺。

來到清真寺,一定不要錯過裏面的邦克樓(喚禮塔)。這座阿拉伯與中土傳統風格結合的邦克樓,粉牆黛瓦,重檐翹角,傍晚時分,看金色的陽光散在檐角,簡直美不勝收。

黃浦江起始段

浦江煙渚

江流籠輕霧,難識江花晨妝秀;

旭日羞靨姿,疑懸紅裝躲帳中。

(選自《松江楹聯選》)

“浦江之首”水文化展示館不知道大家去過沒有,這裏是黃浦江的源頭,來到這裏不僅可以吹吹江風,更能直面的感受到水域遼闊帶給你的視覺衝擊。

黃浦江是承載着上海滄桑變幻的母親河,所以上海人對它的感情都很深。這裏的水文化展示館是一座安穩高暢的春申堂,盛唐風格。堂前三塊大匾,正中是“春申堂”、左右是“承恩浩波”和“永志初瀾”。

跨塘橋

跨塘乘月

水月長伴明賢殉節處,

英名久留松塘忠烈臣。

(選自《松江楹聯選》)

跨塘橋,因橫跨古浦塘而得名。明代成化年間被修繕,成爲當年松江最大的一座橋,叫做“雲間第一橋”,後來幾經修繕,直到通知年間,“雲間第一橋”這幾個字直接被鐫刻到了橋上。

橋邊還有一座小亭子,叫做“祭江亭”。據說是明末,清兵下江南,福王政權覆滅,松江陳子龍、夏允彝、徐孚遠、沈猶龍等人組織抗清起義,失敗後,子龍被捕,在解押路過跨塘橋時,突然跳水殉國。後人爲紀念他,在橋邊修建一亭名叫“祭江亭”。

佘山蘭筍竹林

佘山修簧

蘭筍出名山,修簧滿坡鳳來儀;

清純舒幽境,翠竹連徑筍盈香。

(選自《松江楹聯選》)

提起“佘山蘭筍”,那可是大有來頭。因爲蘭筍肉細嫩,色鮮如玉,味道極好,還被康熙爺讚賞過。“佘山”因此也被稱爲“蘭筍山”。

“佘山蘭筍” 又叫蘭花筍,每年三四月,鮮筍上市的時候,你都可以約上家人朋友到佘山做一次特別的踏青。挖挖竹筍,爬爬山,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都是極好的。山上還有美麗的佘山聖母大教堂、秀道者塔、佘山天文臺等景點,可以一起遊玩哦。

天馬山公園

天馬初雪

臘雪下江南,瑞示豐年好徵兆;

斜塔戴白帽,薄被銀妝蓋林表。

(選自《松江楹聯選》)

天馬山是佘山九峯十二山中山林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一座山(上海陸上海拔最高點),在海拔普遍較低的上海可是不多見的,所以它也是很多喜歡越野跑步者的鐘愛之地。

上海也有一座“比薩斜塔”,就是坐落在天馬山公園的護珠寶光塔。它傾斜的角度甚至比意大利的披薩斜塔還厲害,如今雖然已經不能登塔遊玩了,但是還是會有很多遊客過去,就爲了看看這座斜塔。

小崑山園

華亭鶴影

華亭有鶴影,太古勝地傳奇景,

清越鳴長空,壓代文豪懷鄉音。

(選自《松江楹聯選》

小崑山雖然海拔不高,只有54.3米,但是也別有風情。它可是西晉著名文學家陸機、陸雲的故鄉。從小崑山汽車站下車就能看見小崑山園了,從汽車站步行十分鐘左右可到小崑山園,門票6元。

說到這西晉著名文學家陸機、陸雲,有的人可能還不太瞭解,但是提起他們的祖父很多人就知道了,他們的祖父就是三國史中聲名赫赫的東吳大都督陸遜,他策劃的“火燒連營”,令蜀軍大敗的事蹟可是史書都有記載的。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的陸氏兄弟也十分優秀,山上的“二陸草堂”正是紀念這兩位兄弟的。

雖然說隨着時間的變遷

很多景觀都有所損毀或者沒落

但是它們畢竟都是歷史的見證者

松江人對他們的感情都是非常深厚的

也是瞭解上海的好去處

如果你的朋友來上海

可以帶他們去走一走逛一逛哦

來源:上海頭條

電影 | 音樂 | 喫喝玩樂 | 去哪玩

在“做啥去”找到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