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部電影是改自16年韓國同名電影《偉大的願望》,由彭宇暢,王大陸,魏大勳等年輕演員主演,首先我們來講述一下這部電影的內容,整個影片圍繞着“小小的願望”五個字,講述了18歲的少年高遠因肌肉萎縮症而即將離世,其他兩個死黨徐浩和張正陽知道這件事之後,決心幫他圓夢完成他的心願,從偷他去海邊到爲了他‘談戀愛,想變成大人’而費盡心思,故而展開了一趟啼笑皆非又溫馨得令人動容的旅程。電影裏有一幕,張正陽問他爸爸要錢,他爸在電影裏是個暴脾氣的人,聽到‘兒子說要兩百塊’的時候差點沒掄起手,卻在瞭解到自己孩兒是因爲之前去看了好友高遠才花掉了錢,又忍不住從錢包裏多掏出了一些。

在繼《中國機長》,《攀登者》,《我和我親愛的祖國》熱潮後,又一部令人動容的電影上映,雖然相比於前幾者,雖然他的症狀小之又小,甚至比起來有幾分悄咪咪暗戳戳的感覺,但是看過的人都會知道,這部電影骨子裏流露的,不該被淹沒。

這部電影是改自16年韓國同名電影《偉大的願望》,由彭宇暢,王大陸,魏大勳等年輕演員主演,首先我們來講述一下這部電影的內容,整個影片圍繞着“小小的願望”五個字,講述了18歲的少年高遠因肌肉萎縮症而即將離世,其他兩個死黨徐浩和張正陽知道這件事之後,決心幫他圓夢完成他的心願,從偷他去海邊到爲了他‘談戀愛,想變成大人’而費盡心思,故而展開了一趟啼笑皆非又溫馨得令人動容的旅程。

這三個人湊在一起,畫風可想而知,是這樣的。

這樣的,

還是這樣的,

這樣的,

這部電影很明顯走的就是輕喜劇的路線,大家只看到上面的這些圖片時,可能會斷章取義,覺得這部電影表面沙雕搞笑,實則低俗毫無內涵可言。但,凡事總有個意料不到的轉折,那是輕喜劇外衣下不能掩蓋的動容事實。

01 新生代演員的魅力

彭昱暢飾演的高遠,人物角色設置比較悽慘,雖然得絕症,但一直深受着身旁人的照顧和愛護。他是不幸的,電影一開始就說了,他已經在醫院躺了兩年,兩年可不是一個短暫的時間。但他亦是幸運的,這兩年有爸媽無微不至的照顧,有好兄弟的時常探望,他沒有被遺忘,甚至在他最後的時光,爲了完成他的心願,兩個小夥伴可以說是喫盡了苦頭。

三個年輕演員,彭昱暢就不用說了,他的發揮一定挺穩定的。其實最驚豔的應該是王大陸,一個俗稱“不該被大嘴耽誤的年輕演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王大陸的畫風星途好像就有一些劍走偏鋒,之前他在微博上Po出了一張“大嘴喫小孩”的照,可以說是逼真又生動,然後呢就迅速走紅了網絡,後來慢慢地大家對他的定義就好像停留在了,搞笑,沙雕上,之後關注度可能高一點的就是《一吻定情》的翻拍,但他在那部電影裏的表現,也是被吐槽大過於褒獎。不過在大家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可能會產生一些不一樣的感覺,套用當下特別流行的一句話,一個年輕的好演員應該被重新定義。

比如這部電影裏就有那麼幾幕,在王大陸飾演的徐浩得知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即將不絕於世的時候,走出病房前,他突然半回首,躊躇地問了句“高遠,你,有什麼願望嗎”。

說“你”的時候,他並沒有直視病牀上的人兒,或許是害怕吧,害怕自己這樣突如其來的一句會讓高遠知道自己糟糕的病情。更多的是不忍與心痛,這時候我們很容易從熒屏上看出這個少年的脆弱,這種悲傷的情緒是能感染的,是會把人帶進去的。那一刻他躊躇了,他不敢直視高遠,他怕自己眼裏的哀慟會泄露出去。

還有一幕就是徐浩和張正陽帶高遠去海邊,結果高遠因爲發高燒被其父母接了回去,當時徐浩看到了一對詐騙的父子,兒子裝成了殘疾人的模樣,徐浩憤怒出手打了那個佯裝殘疾人的兒子,那個時候應該是王大陸在整部劇裏的高光時刻,算是演技最爆棚的時候。那時他一定聯想起了自己躺在病牀上不能動的兄弟,你瞧,這世界上總有很多人想站卻站不起來,能好好站着的卻要躺下騙人。他不光替高遠遺憾惋惜,更是忿忿命運的不公。

說完了王大陸,我們來提一提魏大勳,魏大勳在這部電影裏演繹的張正陽就是很典型的那種從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是在被打就是在被打的路上’的可憐少年,當真是讓人又氣又急又好笑,又動容,又難忘。可是他呢,爲了自己好友的心願,屢遭巴掌之後,還試探性地去求助自己的親姐,結果又免不掉被張爸爸打一頓,這一打,正巧打在了太陽穴上,世界都變成了‘燦爛’的紅色,少年雖臉上哭泣嘴裏抱怨,可心底兒沒有一個不願意。

甚至爲了請之前海邊的小姐姐來看高遠,徐浩打工,他則賣掉了自己心愛的玩具。對頑劣少年來說,玩具有時候就是命。

甚至拿出自己壓箱底的鞋子給高遠穿,卻因爲高遠生病腳腫穿不下,而剪開了鞋子的腳後跟,要知道這雙鞋他開場的時候還拜過。

就是這麼幾個年輕的演員,稚嫩卻又魅力十足。

02 小配角小人物也有大考量

而其實,除了這三位主人翁少年,裏面的小人物們也有自己的考量和定位,都發揮着一些不可或缺的作用。

就好比高遠的爸爸,有一次推着高遠出去散步,結果高遠多看了那些正在鍛鍊的小姑娘幾眼,兒子的視線落在了上面,爸爸的視線卻停留在了下面,誤以爲兒子羨慕那些能運動的人,加之當晚又在電視裏看到了振奮人心的馬拉松,於是高爸爸心中產生了一個強烈的念頭,開始每天設鬧鐘早起鍛鍊,喝生雞蛋喫蛋白粉跳臺階,用所能想到的鍛鍊方式來鍛鍊自己,最終帶着高遠來到馬拉松的賽場上。

當時高爸爸看的電視屏幕上就出現了這麼一句‘爸爸成爲了我的翅膀’,想來,就是那一句,激勵了高爸爸吧,爲人父母,沒有誰希望自己兒女不好的,或許高爸爸更希望那樣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

又比如,高媽媽日復一日的照顧與堅持,都在向我們傳遞這世間最細微卻最美好的感情。雖然兩個不懂事的小孩把高遠帶去海邊害他發高燒,但當他們再次出現在病房裏的時候,高媽媽其實已經原諒了他們,她也是爲了高遠,爲了高遠而生他們的氣,爲了高遠不再氣他們。

再比如,連著名籃球運動員巴特爾都來看高遠,鼓勵他。這樣一個大人物怎麼會對高遠上心呢,背後都是爲了折射出人性‘善良’的這種品質,包括偉大的母愛,因高媽媽知道高遠喜歡籃球,她寫信給了巴特爾,纔出現了之後的種種。

比如,海邊洗頭髮的小姐姐,她應該算是一個靈魂人物了,之前兩小夥帶高遠去海邊,結果折騰得發燒了,最後還是她發現的。後來徐浩張正陽從‘專注精神上的追求’的思路轉變成了‘以肢體接觸來培養感情’,從按摩理療到張正陽姐姐,最後又去籌錢找了這位洗頭的小姐姐。這位小姐姐也算個性情中人,她可能平常就穿得比較開放,但電影也很好地向我們傳遞了一個理念叫做,正視。她不僅來看了高遠,還把錢還給了他們。裏面有句臺詞令人記憶猶新,“泡麪,我喫了。漫畫,等我看完了再還給你們。錢,你們拿回去。高遠呢,我去看看他。”

張正陽的爸爸,也就是高遠的主治醫生。電影裏有一幕,張正陽問他爸爸要錢,他爸在電影裏是個暴脾氣的人,聽到‘兒子說要兩百塊’的時候差點沒掄起手,卻在瞭解到自己孩兒是因爲之前去看了好友高遠才花掉了錢,又忍不住從錢包裏多掏出了一些。

又比如,這羣少年去海邊路上遇到的警察叔叔,在得知他們的事兒後,主動開車送他們去海邊。

就好像現在大家說的,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總有人默默愛着我們。所以,相對來說,高遠亦是幸福的。

03 好電影要有好內容,更要迎合市場

這部電影應該算得上是輕喜劇,用這種搞笑的筆畫,輕鬆的鏡頭來描繪悲傷,比起那種從頭到尾一直在渲染沉重氛圍與氣息的,這種形式的電影可能更容易被市場和大衆所接受,它的迎合度可能就更高,畢竟一部好的電影不光要有好內容,更要去迎合市場。

而它從頭至尾傳遞的核心也非常的清晰,這種鐵三角的友誼,這種彼此顧慮的心願,都將成爲我們這個時代最珍貴的情懷。其實電影裏得絕症的少年在從爸爸媽媽,還有兄弟接二連三問了自己關於心願的問題後,他就明白自己的時間不多了。當然這一幕呈現出來的時候,就是有一種光影的感覺浮現,大約也是在暗示觀衆。

而高遠之所以提出那個小小的願望,只是希望自己的朋友們能夠忙碌一點,不要在他最後的時光愁眉苦臉的守在病房,也不想自己在他們面前露出脆弱的模樣,不想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堅持不了。這種貫穿全電影彼此考慮,彼此付出的心,讓人久久悵然。

在電影的尾端同樣出現了以前高遠一家三口在一起的鏡頭,少年問他的父母有什麼願望?

他的媽媽只是回答,我們就是希望你健健康康長大就行了。想來這個鏡頭也是在和海報上“但願人長久”這句話呼應,也是在告訴我們珍惜時光,別讓相聚變成遺憾。

也是,但願人長久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