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铜元材料成分类似黄铜,可以用机床冲压成弹壳或者弹头壳,再往里面灌铅增加重量就制成了。可中国士兵用铜元造的子弹质量可就没这么好了,黄铜杂质多,含铁量高,很容易生锈,也容易破碎。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士兵手里的子弹普通不足,发明了复装子弹。简单来说就是,可以捡日军射击后遗留在现场的空弹壳回来重新组装,弹壳容易找,可这发射出去的弹头就比较难找了。于是,有人想到了可以用铜元来造子弹。为什么铜元能造子弹呢?我们来听听老兵怎么说,如下图所示:
这就是当时家家户户能见到的大清铜币,比较多的是十文钱的。铜元是当时中国清末以来所铸各种新式铜币的通称,也就是人们常说铜板。铜元与历代的方孔铜钱不同,中间无孔。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金属货币铸造工艺从传统的手工翻砂铸造进入了先进的机器化生产的新阶段。可是这一枚圆圆的铜币,怎么造子弹呢?
我们都知道子弹是由弹头、弹壳、发射药和底火构成。当时的子弹头是由铜包铅的锥形弹头制成。弹壳和弹头壳都可以用黄铜冲压而成。铜元材料成分类似黄铜,可以用机床冲压成弹壳或者弹头壳,再往里面灌铅增加重量就制成了。如下图:
如图所示,日军三八式步枪所使用的6.5毫米步枪弹,弹壳采用黄铜制造,弹头铅芯外面包有铜制被甲,飞行稳定,所以打得远也打得准。中过枪的老八路讲:三八大盖一枪穿两洞,养几天伤就好了,过几天照样打鬼子!可中国士兵用铜元造的子弹质量可就没这么好了,黄铜杂质多,含铁量高,很容易生锈,也容易破碎。所以老兵讲一枪过去,像“达姆弹”一样开花,一打一个大洞,日军纷纷惊呼:八路军研制出了新式武器!如下图:
如上图,铜元造的子弹容易生绿绣,时间久了锈迹斑斑。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当时来看,一枚小小的铜元就意味着一颗子弹,多造一颗子弹就意味着可以多消灭一个敌人!曾有一名3岁的小女孩在日军大扫荡紧急撤退时面对撒落的一地铜元舍不得丢弃,拼命拾捡,后来被日寇打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