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報道援引美國軍方人士的話稱:由於F-35尾翼的設計存在缺陷,導致海軍版本的“C”型和海軍陸戰隊版本的“B”型戰機,在較長時間的超音速飛行時容易出現“結構性損壞”和“隱身能力喪失”的問題。據美國媒體近日報道,在時隔數年之後,已經量產數百架的F-35戰機再次曝光了一致命缺陷,此缺陷有可能將導致F-35在超音速飛行過程中“解體”。

據美國媒體近日報道,在時隔數年之後,已經量產數百架的F-35戰機再次曝光了一致命缺陷,此缺陷有可能將導致F-35在超音速飛行過程中“解體”。報道援引美國軍方人士的話稱:由於F-35尾翼的設計存在缺陷,導致海軍版本的“C”型和海軍陸戰隊版本的“B”型戰機,在較長時間的超音速飛行時容易出現“結構性損壞”和“隱身能力喪失”的問題。這意味着,在目前各類戰機普遍具有較長時間超音速作戰能力的背景下,F-35的實際作戰能力將很難得到保證。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首次F-35由於超音速作戰能力而備受爭議的事件。早在2017就有日本媒體報道,原計劃2017年中旬交付日本的F-35戰機,卻由於F-35的動力問題遭到延期。爲此當時許多媒體普遍認爲,由於單發的有限動力和超過31噸滿載負荷的限制,F-35可能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正因如此,F-35被衆多媒體戲稱爲“肥電”。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設計之初,美軍對於F-35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就不是特別看重。作爲一款強調隱身突防對地攻擊能力的戰機,F-35的定位是在美軍通過空優戰機奪取前線制空權之後,依靠出色的隱身能力對敵方重要目標進行打擊。但不同與F-117戰機的是,在吸取了前者的教訓之後,美軍認爲F-35仍然需要具備一定空中格鬥能力,由此誕生了有史以來推力最大的——F-135戰鬥機發動機。
公開資料顯示,作爲一款在F-119發動機基礎上改進的發動機,F-135使用了F119的核心機,在配合其它更爲優秀的附件之後其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另外,根據惠普公司的數據,F-135最大推力超過18噸,推重比也同樣高達12。正因爲F-135發動機的卓越性能和F-35戰機的定位,美軍最終決定在F-35戰機上使用單發的設計。但美軍沒有預料到的是,正是由於採用了單發的設計,“心臟”問題成爲了一直以來困擾F-35的“心病”。
《今日俄羅斯》媒體曾在2019年撰文稱:由於動力不足和飛機設計的問題,F-35一旦進入到近距離空戰階段其“生存”的概率非常低,從模擬空戰的結果來看,俄羅斯的蘇-35戰機無論是載彈量還是機動性都完勝F-35戰機。除此之外,2019年11月3日,俄空軍一架圖-160轟炸機在日本週邊巡邏時遭到了兩架F-35戰機的伴飛行動,在一段時間飛行後圖-160突然加速,而圖-160身後的F-35戰機因爲速度問題最終不得不放棄對圖-160的“監視”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戰機如何發展,優秀的機動性和速度永遠是衡量一款戰機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分析人士指出:由於F-35已經生產超過500架,並且在許多國家的空軍已經服役,因此此次曝光的F-35在超音速條件下可能解體的問題無疑沒有有效的辦法來解決,這或許已經成爲了F-35永遠的缺陷。
作者:fad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