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麼,後來一切制度都效仿明朝的滿清,爲何沒有將遼東地區納入“漢地十八省”呢。但是,在清朝看來,遼東地區卻是他們的“龍興之地”,是他們統治中原的根本,一旦將遼東地區劃入了“漢地十八省”,就等同於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利益。

在清朝正史、官方編撰的政書以及官方文件中,都提到了“漢地十八省”的說法,這個名稱來源,其實是由明朝時期的“兩京十三省”演變而來。清軍入關後,對漢人和少數民族採取了“分而治之”的理念,所以在明朝“兩京十三省”的基礎上,將明朝原有的江南省拆分爲了江蘇與安徽,湖廣省拆分爲了湖南與湖北,隨後,又從陝西省拆分出了甘肅省,共設置18個省份。但是,在漢地十八省中,唯獨少了遼東地區,這就讓不少人產生疑問,爲何“漢地十八省”不包括遼東呢?

戰國時期,遼東歸燕國所有;秦漢時期,朝廷在這裏設立了遼東郡;然而至三國時期,據史書記載,司馬懿爲了解決遼東公孫氏割據問題,大肆屠殺遼東人口,司馬懿此舉確實解決了遼東割據之患,但是他的這一舉動又導致了遼東地區人口大規模減少。致使後來的遼東地區,被鮮卑、高句麗、百濟等相繼侵佔。儘管唐朝時期唐高宗發兵滅高句麗,並在此設立了“安樂都護府”,重新迴歸中原王朝的掌控之中。但是此時的遼東,早已經不是當初的漢族聚居地。

直到宋代,契丹在遼東崛起,與中原正統王朝北宋相抗,遼東又一次成爲了少數民族割據地。但是,中原正統王朝失去遼東以後,朝廷和百姓對於這塊疆土的喪失卻毫無痛感,反倒是對“燕雲十六州”的丟失痛心疾首。這一切皆由於此時的遼東早已沒有多少漢人居住,在朝廷心中和百姓心中,遼東更像是一箇中原地區毫無關係的異域,有沒有它的存在對於中原而言毫無區別。

發展至明朝年間,由於明朝政府向遼東地區大量移民,此後,漢人在遼東地區居住、墾荒的身影再次多了起來,在明朝年間,遼東地區又再次成爲了漢人居住地,逐漸與中原融爲一體。明朝在遼東地區設立遼東都司,對於遼東地區的控制,一直持續到明朝末年。那麼,後來一切制度都效仿明朝的滿清,爲何沒有將遼東地區納入“漢地十八省”呢?
這與明清兩朝大一統王朝的理論有關,在明朝廷看來,遼東地區是漢人聚集地,這裏自然屬於大一統王朝中的漢地。但是,在清朝看來,遼東地區卻是他們的“龍興之地”,是他們統治中原的根本,一旦將遼東地區劃入了“漢地十八省”,就等同於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利益。

滿清無論是在入主中原前,或者是入主中原後,滿清皇室都將東北認爲是自己的根本所在,其他的中原區域,更像是被自己所征服的戰利品。而遼東地區在整個東北而言,又是最適宜居住與發展農業的地方,可以爲滿人提供既得利益;如果滿清在中原地區的位置不保,還可以退回遼東再次立國。所以,當滿清在入住中原後,就將遼東地區的漢人驅逐關內,禁止滿清與漢族通婚。正是由於以上原因,遼東地區在清朝時期沒有被納入漢地,自然不會被包括在“漢地十八省”之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