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豬肉價格開始止漲回跌了。近日價格監測數據顯示,廣東生豬平均收購價格在11月開始下降,廣州的豬肉零售價也在本月中旬開始在起伏中緩慢下降。省農業農村廳介紹,9月以來全省生豬生產形勢開始出現轉好跡象,進入11月,生豬價格衝高回調,據預計,廣東省生豬生產形勢將繼續好轉,但生豬產能轉化爲實際產量需要一定週期,未來一段時間生豬供應形勢仍總體偏緊。

豬肉降了三五元,豬肉佬期待降價再給力點:每晚都有排骨賣剩

豬肉價格高情況最近有所緩解,肉價開始回落。今天(11月21日)上午,記者在廣州市海珠區西華市場看到,上肉33元一斤,排骨45元一斤,瘦肉38元一斤,豬腳22元一斤。南都記者 鄒衛 攝

走訪市場

“比前幾天每斤便宜了3元左右吧”

11月20日至21日,南都記者走訪了白雲、海珠、番禺區若干肉菜市場,受訪豬肉檔主均表示,近日肉價確有降低,降幅從3元左右至近10元不等,但由於銷量銳減,有檔主只能晚間將剩肉虧本甩賣。

“比前幾天每斤便宜了3元左右吧”,11月20日下午,白雲區江夏興盛綜合市場謝女士的豬肉檔裏,最貴的是排骨,賣38元/斤,另外兩種豬肉分別是30元、36元/斤,“沒有分哪個部位那麼,反正現在也掙不了錢,今年豬太貴了”。

“排骨前天還賣40元/斤呢,現在是38元”,同一市場的商先生說,最近豬肉批發價格降了,但降得不多,也不穩定,“比如昨天便宜一塊錢,今天又貴一塊錢,前天又便宜兩塊錢,價格變來變去我們都不知道怎麼賣”。

“前一段時間還很貴,就這幾天價格降了”,海珠區塹口市場謝老闆的檔口,排骨賣33元/斤,全瘦豬肉是30元/斤,而就在上個星期,排骨一度賣到了45元/斤,全瘦豬肉是38元-40元/斤。

番禺區的南亭村、北亭村菜市場,不同鋪位價格稍有差異,瘦肉每斤36至37元,排骨則每斤38至39元,都比最貴的時候下降了四、五元。

番禺區南亭村菜市場豬肉鋪老闆說,最近幾天肉價稍降後,買肉的人多了一點,但還是很少。

“現在買豬肉的人比以前少了一半,起碼一半!”商先生說,漲價之前,他每天要拿七、八條豬肉,現在只能要三、四條。北亭村肉檔老闆也說,以前一天能賣四、五百斤肉,現在一天只能賣四、五十斤,“一頭豬都賣不完”。

“現在豬肉價格不是降了嘛,趁現在降了來買點。”海珠塹口市場一個市民說。其實豬肉“有價無市”,攤主商先生說,每晚都有排骨賣不出去,只能便宜賣給大排檔之類,“有時給到十多塊錢都有。”

肉價走勢

零售價:11月中旬起進入下降區間

廣州市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最近一個月以來,豬肉零售價前期一路走高,從11月中旬開始進入緩慢下降的區間,其間價格多有起伏,呈現升降交替的狀況。

售價最貴的排骨,11月20日的價格是40.1元/斤,已低於一個月前的價格(10月22日排骨價格爲40.24元/斤)。這一個月中,排骨價格走勢大致呈拱橋型,在11月上旬達到最高價,有4天都超過了43元/斤,進入中旬後開始回落,其間價格起伏,呈現升降交替的狀況。

零售價相對較低的有皮上肉,其一個月前價格約爲28.3元/斤,在11月9日上漲至最高價31.6元/斤,之後緩慢回落,至11月20日已降至29.37元/斤,略高於一個月前的價格。

豬肉降了三五元,豬肉佬期待降價再給力點:每晚都有排骨賣剩

11月9日-15日廣東各地豬肉平均收購價格。

批發價:11月後連續兩週呈下降趨勢

近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發佈了廣東省屠宰生豬及肉品價格週報(2019年第46周)生豬及豬肉價格情況,據對全省201家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監測統計,2019年11月9-15日,生豬平均收購價格爲40.35元/公斤,較前一週下降8.23%,即降低了3.62元/公斤,較去年同期上漲141.04%。該周較上週環比降幅較大的地區有韶關市11.68%,梅州市11.63%,清遠市11.57%。

白條肉平均出廠價格爲49.02元/公斤,較前一週下降7.05%,即下降了3.72元/公斤,較去年同期上漲133.10%。該周較上週環比降幅較大的地區有江門市11.50%,梅州市9.25%,深圳市9.24%。

從2019年11月9-15日,廣東21個地市中,生豬平均收購價格爲37.67元/公斤(梅州)至46.59元/公斤(廣州)不等,對比上週均呈現下降趨勢,降幅在3.54%(廣州)至11.68%(韶關)不等。白條肉出廠價格也均呈下降趨勢,降幅在3.40%(廣州)至11.50%(江門)不等。

從近月的平均收購價格走勢來看,肉價在11月初達到最高點,之後兩週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下圖)

豬肉降了三五元,豬肉佬期待降價再給力點:每晚都有排骨賣剩

肉價走勢圖(來源: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網站)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生豬復產呈現向好勢頭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向南都記者介紹了當前生豬生產供應形勢,9月以來全省生豬生產形勢開始出現轉好跡象,進入11月,生豬價格衝高回調,據預計,廣東省生豬生產形勢將繼續好轉,但生豬產能轉化爲實際產量需要一定週期,未來一段時間生豬供應形勢仍總體偏緊。

11月廣東生豬價格衝高回調

據介紹,9月以來,全省生豬生產形勢開始出現轉好跡象,一方面,能繁母豬存欄止跌回升,“10月全省500頭以上規模養豬場能繁母豬存欄比7月份增加7.34%,大型養豬企業種豬產能加快恢復,溫氏集團純種豬存欄已接近正常水平,9月菜籃子生豬基地種豬補欄數環比增加271%”。

另一方面,生豬存欄下降幅度逐漸收窄,全省500頭以上規模養豬場,9月份、10月生豬存欄環比分別下降1.6%、3.2%,比8月份收窄5個百分點以上。

生豬價格方面,10月份全省屠宰生豬245萬頭,環比下降19.7%;生豬平均收購價爲39.38元/公斤,環比上漲25.41%;白條肉平均出廠價爲46.93元/公斤,環比上漲23.08%。

進入11月,生豬價格衝高回調,11月9-15日一週生豬平均收購價格爲40.35元/公斤,較前一週下降8.23%;白條肉平均出廠價格爲49.02元/公斤,較前一週下降7.05%,連續2周價格下降。據全國生豬交易報價平臺反映:廣東省生豬交易價從11月1日的44-46元/公斤下降到11月19日的33-38元/公斤。

未來一段時間生豬供應形勢仍總體偏緊

省農業農村廳預計,廣東省生豬生產形勢將繼續好轉,但生豬產能轉化爲實際產量需要一定週期,未來一段時間生豬供應形勢仍總體偏緊。

此前,爲使生豬穩產保供,廣東省印發穩產保供“豬十條”,明確各地最低生豬出欄量目標硬任務,納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覈;在生豬規模養殖用地方面,放鬆用途管制和簡化辦理程序,支持“樓房養豬”,允許在Ⅱ、Ⅲ、Ⅳ級保護林地內建設規模養殖場,優先安排涉及的新增建設用地。

廣東與雲南、江西簽署生豬穩產保供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了粵桂、粵滇生豬“點對點”調運模式;廣州、深圳等珠三角6個主銷區市與6家大型養豬企業簽訂了產銷對接協議;7個市、縣與10家知名企業簽訂了招商投資意向書,計劃新增1500萬頭規模化養豬產能。

在市場調控方面,省農業農村廳密切配合相關職能部門嚴格落實凍肉收儲投放工作,分解落實全省(不含深圳)2.64萬噸儲備任務,及時投放凍肉,全省累計投放儲備豬肉5588噸。

下一步,省農業農村廳第一項重點工作仍是強化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將持續主動監測排查,牽頭做好中南區分區防控,支持規模養殖場和屠宰廠“點對點”調運生豬。

同時,推動復產擴產政策落實落細,重點協調推進落實生豬養殖用地、規範禁養區劃定、生產發展補助、政策性金融保險等政策措施,並將強化生豬生產調度與監測,推進省際生豬穩產保供合作和省內主銷區與主產區、大型生豬生產企業精準對接,同時加快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

採寫:南都記者李文 趙安然 實習生馮靖茵 郝瑩 甄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