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農炮起源於14世紀中期,在16世紀時得到高速發展階段,其主要特徵就是身管較長,身管的長度一般爲口徑的40倍以上,同時它發射仰角較小,最大射角僅爲45度,常用在前鋒部隊的攻堅戰中,對裝甲目標、垂直目標和遠距離目標射擊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其中海岸炮、艦炮、反坦克炮、坦克炮以及高射炮,甚至航空炮也屬加農炮類型中的一種,而如今防禦加農炮最好的戰略武器就是以色列與美國聯合研製的“鐵穹”防禦系統。

榴彈炮在17世紀就被歐洲研發並投入作戰使用中,其主要特徵恰恰與加農炮背道而馳,它的身管較短,身管長一般爲口徑的20-30倍,是一款彈道比較彎曲的火炮,不過其射角較之加農炮要高出不少,達到了70度,榴彈炮比較適合打擊隱蔽目標和地面平行目標的野戰炮,機動性能較強,是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種。同時榴彈炮根據機動方式可分爲兩種形式,即牽引式和自行式,其中牽引式爲最常見的榴彈炮形式,主要以人力或者機械設備進行牽引,從而完成對目標精準打擊的一種方式,至於自行式榴彈炮,顧名思義就是依靠自身動力運行的榴彈炮,這種方式更加智能化,也能節約人力資源,減少作戰成本。

實際上,加農炮和榴彈炮除了外形迥異外,沒有本質的區別,而身管長和口徑之比也並非一成不變,說不定以後會生產出更加怪異、不合常理的外形,只要能增加戰鬥威力和效率,一切皆有可能。

甚至目前已生產出加農炮和榴彈炮的綜合品種,即加農榴彈炮,其不但保留了加農炮和榴彈炮的優勢特徵,甚至在外形上也是大同小異,一般這種火炮的身管長爲口徑的30-40倍。不過如今世界各國早已打破常規,生產出了新型的加農榴彈炮,畢竟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甚至我國在加農榴彈炮上也做出了相應的改進,讓其更具攻擊性和破壞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