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藏品價值連城卻無一筆成交 古董鑑定收購背後有雙簧戲)

被鑑定爲價值連城的藏品爲何沒有一筆成交? 

古董鑑定收購背後有雙簧戲

藏品價值連城卻無法成交 兩公司演雙簧騙取鑑定費

姚雯/漫畫

以收購、拍賣古董爲幌子,在網上尋找有藏品且急於出售的人,一旦有人上鉤,兩家公司通過唱“雙簧”來騙取鑑定費。2019年7月23日,經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法院以詐騙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5萬元,張某等5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十個月至三年零十個月不等的刑罰。近日,無錫市中級法院作出裁定,二審維持原判。

藏品價值連城,卻始終無法完成交易

郭某家中有兩枚祖傳下來的古幣,但不確定古幣的真假和價值。2018年7月8日,郭某在一個古幣鑑定網上填寫了個人信息。幾天後,一個微信名爲“藝術人生”的陌生人添加了郭某好友,對方稱自己收購、拍賣古董,對郭某的古幣很有興趣,讓郭某把古幣的圖片發給他。

當晚9點,郭某收到對方回覆,稱這些古幣是不錯的老物件,售賣價格在20萬元到100萬元之間,自己可以幫忙聯繫買家,交易不成不收取費用,成交後收取百分之六的佣金。郭某一聽很是心動,便答應了下來。一週後,郭某收到對方的消息,稱有人願意出高價買他的古幣,具體細節要到公司面談。

8月9日,按照對方給的地址,郭某和朋友來到了無錫市一家名爲“祺珍文化傳媒”的公司。看到公司裝修豪華且有一定規模,郭某心裏的疑慮也消失了。在前臺登記後,一個自稱“張總”的人接待了郭某,“你的藏品是好東西,可以收購。但是,爲了防止這些錢幣是由非法途徑取得,在交易前,必須經過嚴格鑑定和信息驗證,鑑定費需要1萬元。”張總說道。郭某心想跟古幣的價錢比起來,1萬元不算什麼,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於是,張總帶着郭某來到了一家名爲“微軒信息科技”公司進行鑑定。

鑑定人員身穿白大褂,看起來很是專業,大約過了半小時,當鑑定書出來後,劇情產生了變化。看過鑑定書後,張總稱這些古幣不符合現有買家的要求,需要另尋買家,讓郭某等消息。就這樣,3個月過去了,古幣交易一直沒有進展。經協商,對方退還郭某7500元,眼看着2500元打了水漂,郭某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於是選擇報了警。

無獨有偶,家住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的熊某也遭遇了類似的騙局。熊某家中有多枚祖傳下來的古幣,之前也在正規拍賣公司成交過,因此,熊某對自己的藏品價值很有信心。2018年6月,“祺珍文化傳媒”對熊某的藏品給出了一個誘人的收購價——1100萬元。同樣,收購的前提也要到“微軒信息科技”作鑑定。“祺珍文化傳媒”給出的解釋是,因爲涉及的交易金額較大,需要到文物部門鑑定,一是確定藏品真僞且來源是否合法;二是確定其藏品是不是文物,如果是館藏文物,私下交易是違法的。在花了7.2萬元後,鑑定結果顯示,熊某的古錢幣都達到館藏文物級別,所以不能交易,只能通過正規的展覽或拍賣成交,而鑑定費也是不退的。於是,雙方簽訂了古董藝術品拍賣服務合同書,但半年過去了,拍賣卻杳無音訊。

警情頻發,兩家公司暗藏貓膩

接到被害人的報警後,辦案民警通過進一步對同類警情梳理發現,在2018年7至8月期間,有多起此類報警,通過深入調查,民警認爲涉案的這2家公司很可能暗藏貓膩。

調查發現,涉案被害人都是接到陌生人的微信申請或電話諮詢,稱其公司可以高價收購古董、古玩收藏品,還宣稱免費幫被害人尋找買家、高價代賣收藏品、承諾當天完成交易。當被害人把藏品帶到公司後,業務人員馬上請出“鑑定師”對古玩藏品進行初步鑑定。

然而,產品交易卻有着苛刻的前提,要鑑定藏品真僞、證明藏品爲本人合法擁有等,只有鑑定結果符合要求,“祺珍文化傳媒”纔會收購。一聽自己的古玩藏品值錢,不少被害人就會同意進行鑑定。這時候,工作人員就會推薦被害人至“微軒信息科技”進行鑑定認證。

公安機關通過調查發現,“祺珍文化傳媒”自成立以來,從來沒有成交過一筆生意。另外,民警通過查詢該公司收款微信賬戶、POS機等流水發現,該公司在短時間內有大量的資金進賬,且都定期於ATM機現金取走。經綜合分析,“祺珍文化傳媒”與“微軒信息科技”有重大詐騙嫌疑。

兩公司合謀演雙簧,只爲騙取鑑定費

49歲的王某是江蘇淮安人,由於欠了外債,王某急需用錢。偶然的機會,王某遇到了張某,張某之前在上海從事珠寶鑑定工作,也欠下一身外債。經過一番探討,兩人捕捉到古董鑑定方面新的商機,決定在這方面動點歪腦筋。

2018年4月,王某在無錫成立“祺珍文化傳媒”公司,租賃了某棟寫字樓的一層作爲經營場所,並招募了季某、熊某某等6人作爲業務員。同年6月,經朋友介紹,張某、王某和韓某(在逃)等人開辦的“微軒信息科技”公司達成了合作協議,鑑定費每滿1萬元,對方就抽取1000元作爲回報。

犯罪嫌疑人利用收藏人想賣高價、甚至是撿漏的心理,騙取被害人鑑定費。看似每一步都很正規,但被害人不知道的是,“祺珍文化傳媒”的業務員早已事先在微信羣裏告知了“微軒信息科技”的鑑定人員將要去鑑定的藏品、鑑定結果、鑑定費用以及收藏人希望得到的結果。

爲了將這出戏演得更逼真,“微軒信息科技”會出具一張假的鑑定報告,以無法完成交易爲由結束這場精心設計的雙簧。不少遠道而來的收藏人,不僅藏品未出手,還付出了一筆不菲的鑑定費。

此外,王某和張某還會通過簽訂拍賣服務合同來安撫收藏人的情緒。事後,如果有客戶來問他們要回鑑定費,爲了防止客戶報警,他們就會協商退錢。

經調查,“微軒信息科技”的員工都沒有相關的古玩知識和資質,所謂的“專家”也是冒充的,他們都是按照事先特定的話術來套路收藏人。據瞭解,不到一年的時間裏,與郭某、熊某有着相同遭遇的被害人多達79名,遍佈全國,涉案金額達135萬餘元。

netease 本文來源:正義網 責任編輯:韓佳鵬_NN98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