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雷科技

來源:雷科技(ID:leitech)

蘋果華爲能否握手,背後的非商業因素也十分關鍵,這是蘋果所需要深思熟慮的。

2019是公認的5G元年,年初開始一一亮相的5G手機,讓我們切實感受到距離它越來越近。而5G上遲遲沒有作爲的蘋果,似乎已經成了掉隊者。

4月8日,美國科技媒體Engadget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稱,華爲將開放銷售5G芯片,但只賣給蘋果。

一直以來,蘋果華爲雖然都在手機等終端產品上存在競爭關係,但二者的交集並不多。iPhone用華爲的5G基帶,這種可能性此前很少有人去設想過,它真的有可能嗎?

蘋果的困境和華爲的優勢

1、蘋果5G方案接連碰壁

2018年開始,iPhone全面拋棄高通,全線採用英特爾基帶,蘋果和高通之間的關係愈發緊張,曠日持久的訴訟已經不可避免。儘管近日高通CEO喊話蘋果想要5G打個電話就行,但二者想要坐下來重新合作可並不容易。

對蘋果而言,最理想的方案自然是自己深度參與的英特爾5G基帶。僅從紙面參數來看,英特爾XMM 8160網絡性能是不成問題的。但更進一步的細節,現在依然不得而知。

據FastCompay 報道稱,由於英特爾沒有滿足特定開發要求,蘋果已經對它的5G方案失去了信心。此外,2018款iPhone糟糕的信號表現給市場和用戶留下了心理陰影,蘋果和英特爾能否在短時間裏搞定是關鍵。

近期發售的韓版三星S10 5G版採用了自家的Exynos Modem 5100基帶,芯片工藝爲10nm。也有消息稱,蘋果有意購買三星的5G基帶,但已經被拒絕,理由是產能不夠。

2、華爲5G優勢如何

和蘋果的5G困境相比,華爲在5G時代則可以說是如魚得水。就目前而言,能同時做到5G標準+5G基站+5G基帶+5G終端的只有華爲一家。在信通院發佈的5G聲明專利量統計名單中,華爲的專利數量有近2000項,排名第一。

在5G基帶上,華爲已經推出了商用產品巴龍5000,是全球首款單芯片多模5G基帶,而且採用了7nm工藝,遙遙領先於友商的產品。它不僅支持5G SA獨立以及NSA非獨立組網,還兼容4G、3G、2G網絡。

今年的MWC上,華爲摺疊屏手機Mate X登場,它是華爲秀肌肉的一款產品(查看鈦媒體此前文章→《華爲首款5G摺疊屏手機詳解,17500元!!!》),同時也是首款採用巴龍5000的智能手機。這表明,華爲已經完成5G手機的研發工作,也爲未來推出更多的5G手機鋪平了道路。

爲什麼只給蘋果?

華爲此前曾表示,巴龍僅會在內部使用,並不會外售。現在,華爲的態度似乎已經軟化,但5G基帶外售的對象卻只有蘋果一家,這種態度很耐人尋味。我們分析了下,總結這麼幾點原因。

1、蘋果體量太大,訂單大到難以拒絕

根據IDC公佈的數據,2018年,蘋果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了2億臺,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三星。考慮到蘋果只做高端產品,這個體量是相當驚人的,蘋果通過iPhone攫取了手機市場上的絕大部分利潤。

如果2020年iPhone要上5G功能、華爲能拿到這筆5G訂單的話,其收益將會極爲豐厚,給蘋果的5G基帶數量很可能超過給自己終端產品的。

2、蘋果不是華爲的主要競爭者

表面上看,蘋果華爲在手機市場上都是以巨頭的姿態出現,在出貨量排名上也咬得很緊。但是,我們從雙方品牌的價格策略來看,就能發現它們的競爭並不在同一個價位上。

以2018年爲例,蘋果iPhone的起售價爲6499元,最高則到了萬元以上;華爲主打的Mate 20 Pro和Mate 20售價則都在6000元以下。短時間裏,雙方的競爭並不會處在你死我活的激烈局面中。

不過,蘋果之外的其他友商,很多都和華爲終端存在直接的競爭關係,如果把5G基帶拱手相讓,就無疑在給他人做嫁衣了。

3、蘋果的品牌影響力和號召力無人能及

安卓廠商的發佈會上,蘋果通常都會成爲被“吊打”的對象。但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蘋果的行業地位,蘋果多面累積的品牌影響力和號召力仍然稱得上是全球第一。任正非也坦然承認過,華爲消費業務和蘋果之間依然存在差距。

換句話說,如果iPhone用上了華爲5G芯片,意味着華爲在5G基帶上的能力得到蘋果這個巨頭的背書,對華爲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和產品競爭力都起到了助力的作用。

而以華爲現在在市場上地位,有資格給它背書的廠商,除了蘋果,基本沒有第二個了。這也是華爲只願意把5G基帶賣給蘋果的重要原因。

蘋果華爲真能聯手?

總的來看,蘋果華爲聯手是件雙贏的事,但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和阻礙。

1、美國市場可能成最大阻礙

華爲近年全球化戰略執行過程中,美國無疑是最難啃的骨頭。美國政府對華爲嚴防死守,此前和美國運營商的合作被迫流產,2019年國防授權法更是公然對華爲通信技術開出了禁令。今年3月,華爲宣佈起訴美國政府,公開開戰。

不難想象,作爲美國的頭號科技巨頭,蘋果如果選擇和華爲合作並使用它的5G基帶,將會面臨空前的阻力。採用華爲5G基帶的iPhone能否在美國順利上市可能就是個問題。

2、拿下局部市場並非不可能

當然,蘋果還有一個選擇,就是給不同地區版本的iPhone配備不同供應商的5G基帶。實際上,蘋果也不是沒有這樣做過,在2017款iPhone上,基帶就是英特爾高通混用。在電池、屏幕等其他元器件上,蘋果選擇多家供應商就更不是新鮮事了。

但不管怎麼說,即使華爲5G基帶只能拿下iPhone的局部市場,也是一個巨大的勝利。國行版iPhone使用華爲5G基帶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3、華爲內部或有阻力

今年,DIGITIMES Research對外發布了2018年十大無晶圓廠IC設計公司排名,華爲海思的營收達到了75億美元,超過AMD成爲全球第五大無晶圓廠IC設計公司。

可以看出,海思在芯片營收上的能力已經相當突出。此前華爲5G基帶不外售的主要原因,自然是爲了不對自家的終端業務產生影響。

2018年,華爲營收爲7212億元人民幣,其中消費者業務營收大漲45.1%,達到了3489億元,超過了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任正非在內部講話中,也明確表示要給消費者業務自主改革的權力。

華爲終端部門在整個集團中的話語權已經提升,他們的態度對蘋果華爲能否達成合作,會有關鍵的影響。鳳凰科技援引華爲芯片業務內部人士消息稱,此事是蘋果的單相思,華爲尚無這樣的打算。

3G、4G時代的開啓,成爲iPhone引領智能手機、迎接移動互聯網時代帶來的加速器,最終成就了蘋果帝國的神話。在5G時代到來之時,蘋果如果繼續等待,只會錯失良機。

現階段,蘋果手機在屏幕、相機、設計上已經沒有優勢甚至已經落後,軟件上的優勢越來越小,信號成了短板。現在選擇採購華爲的5G基帶,自然是理性的決定。

如果蘋果真的選擇了華爲5G基帶,對華爲而言也意義非凡,除了營收上的巨大增長,它的品牌影響力將會進一步得到提升,對旗下的其他業務發展也會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對作爲消費者的我們而言,iPhone信號差的問題或許也就不復存在了。

當然,蘋果華爲能否握手,背後的非商業因素也十分關鍵,這是蘋果所需要深思熟慮的。至於最終的結果如何,還需要一段時間來給出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