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週年紀念日前夕,“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負責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總體設計工作的孫家棟院士深情寫下寄語,勉勵新一代航天人爲加快推動航天強國建設再立新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
編者按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50週年紀念日。1970年4月24日,一首《東方紅》樂曲響徹寰宇,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太空的序幕。半個世紀過去,中國航天人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自力更生、自主創新之路。 今年的中國航天日以“弘揚航天精神 擁抱星辰大海”爲主題。我們推出第五個中國航天日暨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50週年紀念日專題,希望激勵廣大青少年樹立遠大理想,崇尚探索創造,在奮力奔跑中實現人生價值。 --------------------------------- 很少有人知道,儘管已經飛了5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至今依然在地球軌道上遨遊。如果抬頭仰望星空,人們仍有可能看到它。 1970年4月24日,我國用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征一號成功將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中國人自此叩開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門。從收音機裏聽到從太空傳回地球的《東方紅》樂曲,成爲中國人永不磨滅的記憶。 東方紅一號示意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 憶“星” 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曲以廣的兒時記憶裏,他就喜歡和小夥伴們一起望着天上的星星,猜測到底哪一顆纔是東方紅一號。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人們重溫那段歷史,緬懷那些科學大家的同時,不禁追問,那顆追了50年的“星”,對中國究竟意味着什麼,又給今天的我們留下了什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在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舉行的紀念長征一號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50週年座談會上,“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原高級技術顧問孫家棟給出了屬於他的答案。 孫家棟親歷了那個年代。當時的他負責東方紅一號衛星總體設計。如今50年過去,他依然清晰地記得一組數字:衛星重量173公斤、近地點軌道439公里、遠地點軌道2384公里、傾角68.5度、軌道週期114分鐘…… “這幾個參數,說明了很多問題。”孫家棟說,這些數字意味着當時我國的運載工具質量水平高、軌道高度相當高、入軌精度非常好、傾角發射得也很大,體現出我國的航天技術水平在當時已經達到一個非常高的標準。 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來說,他印象最深的數字是“五”——“第五”。 那次發射,讓中國成爲繼蘇、美、法、日之後第五個把衛星送入太空的國家。中國從此進入太空時代,開啓了中國航天事業的新紀元。儘管名次是第五,但含金量卻不止於此。 龍樂豪說,首次出場的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雖然只得到了進入太空俱樂部的第五個席位,但運載能力僅落後於蘇美,處於世界第三的位置。東方紅一號衛星,也是從出生便站上了一個高起點,衛星總重173公斤,超過了前4個國家發射第一顆衛星的重量之和。 “當時,長征一號火箭成功將東方紅一號衛星送入近地點439公里,遠地點2384公里軌道上,這一組數字,比美蘇發射衛星的軌道都要高,並且一直到今天還在軌道飛行。”航天老專家方心虎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當時是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負責人之一,如今回憶起來,他印象最深的數字是“零”。 他告訴記者,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發射,一舉打破了蘇聯、歐美等國家對航天尖端技術的壟斷,“搞東方紅一號的時候,我們沒用一個外國的元器件,都是中國人自己造的”。 從此,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兩彈一星”精神代代相傳。中國運載火箭的“長征之路”亦由此開啓。 當時,中國工程院院士、液體火箭發動機專家張貴田擔任長征一號火箭發動機副主任設計師,承擔了二級火箭發動機的研製任務。 據他回憶,爲了驗證火箭二級發動機上天的第一手資料,他曾主動請纓去大漠,尋找試驗箭發動機殘骸。 同樣對長征一號火箭情有獨鍾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寶鏞。他長期從事飛行力學和彈道導彈總體設計工作,長征一號任務開啓時,他負責運載火箭的方案論證工作。 聽到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的消息時,劉寶鏞正在黑龍江齊齊哈爾的軍墾農場參加勞動鍛鍊。他冒着嚴寒,奔跑在農場廣袤的田地裏,把頭抬得高高的,把眼睛睜到最大,尋找太空中那顆“我們自己的衛星”。 “那天我們都熱淚盈眶,夜不能寐,就想着可以爲祖國再立新功。”劉寶鏞說。 多年過去,很多院士專家說起東方紅一號,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航天精神”,在他們看來,東方紅一號研製攻關的歲月,構成了我國“兩彈一星”精神和航天傳統精神的內核。 從東方紅一號到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 追“星” 作爲青年一代型號“兩總”代表,嫦娥五號副總設計師彭兢告訴記者,東方紅一號開創了中國的航天事業,其凝聚的航天精神豐碑,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獻身航天事業。 型號副總指揮方成革也表示,中國航天事業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爲後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航天精神和優秀文化基因。 半個世紀過去,從東方紅一號到東方紅五號,從北斗一號到北斗三號,從悟空號到墨子號,太空已有200多顆中國衛星在軌飛行。 在中國人追“星”的50年裏,每一個新高度都是一個新起點,每一次叩問都是下一次探索的新開始—— 今年3月,我國又成功發射了北斗三號GEO-2衛星即第54顆北斗導航衛星。如今,北斗三號工程最後一顆衛星——GEO-3,已經運到發射場,做最後發射前的準備工作。 關乎人們出行的氣象衛星,也迎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截至目前,使用我國風雲氣象衛星數據的國家和地區數量已增至107個,29個國家已經建成風雲氣象衛星數據直收站,28個國家已經註冊成爲風雲氣象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用戶。 風雲四號衛星總設計師董瑤海告訴記者,中國航天人用2代4型17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氣象衛星發展之路,促成了氣象衛星中、美、歐三足鼎立的格局。 2019年12月27日,我國最大火箭“胖五”——長征五號時隔兩年多再度出征,它送上天的衛星——實踐二十號,在被揭開神祕面紗後,同樣備受矚目。 這是目前我國 “發射重量最重”“技術含金量最高”的衛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工程師、實踐二十號衛星總指揮周志成在座談會上向老專家們專門“報喜”:“實踐二十號衛星搭載的先進設備已經全部實現健康檢查。我們的電推進技術,已經躋身國際先進之列!” 4月24日,最受矚目的航天新聞,莫過於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的揭曉:“天問一號”。從探月工程“嫦娥”,到行星探測“天問”,中國人的飛天夢正走向更高更遠。 在火星探測任務進場的動員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科學家葉培建寫了一副對聯:上聯是“揚航天精神雄風做兩彈一星傳人”,下聯是“圓中華復興偉夢擔深空探測重任”。 “50年了,我們航天人有責任更上一層樓。”葉培建說。50年前,當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飛入太空的那一刻,中華民族的“天問”答案註定將一步步揭曉。 關於文章開頭的問題,曲以廣的答案是,東方紅一號是中國航天從篳路藍縷到星辰大海的開端,他認爲這樣界定比較準確。 在1970年4月之前,中國衛星數量爲零,而截至2019年,我國已經發射各類航天器500多個,在軌運行的超過300個。從橫空出世,到繁“星”璀璨,中國追“星”50年,此言不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