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段历史中,层出不穷的诗人不断涌现,可谓不胜枚举。但这期间中居然出现了一位“因诗杀亲”的诗人,这里所谓的“因诗杀亲”即因为一首诗或几句诗而去杀害自己的亲人。那么这位“因诗杀亲”的诗人到底是谁呢?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省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省灵宝)人,初唐时期著名诗人。其诗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为近体诗定型的代表诗人。所作多粉饰太平、颂扬功德之应制诗,靡丽精巧,尤善五言律诗,对初唐律体之定型颇有贡献,尤其贬谪之后,诗句逐渐简单辽阔,但开盛唐气象。宋之问有一个外甥名叫刘希夷,与宋之问年龄相仿,中过进士但无心仕途,也是一位诗人。有一次,刘希夷写了一首题为《代悲白头翁》的诗,其中有一千古名句,诗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宋之问看到外甥这首尚未公之于众的诗后,赞不绝口,尤其喜爱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宋之问请求外甥将这首诗让给自己,刘希夷起初答应了,可不久又反悔,因为他实在难以割爱。宋之问恼羞成怒,为了将此诗据为己有,竟然命令家奴用土袋将外甥活活压死,可怜才华横溢的诗人刘希夷去世时还不到30岁。

阅读宋之问的诗作,再联系到他本人的作派,不得不让我们发出这样的感慨:卿本佳人,奈何作贼!而且宋还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宋见皇帝难以亲近,于是就迂回献媚于武氏的男宠张易之。张易之相貌英俊,兼善音律。他恃宠专权,朝廷百官无不惧之,就连武后的子侄也敬畏其三分,“争执鞭辔,呼为五郎”。宋为能抱上张易之的大腿,不仅与另一个马屁精阎朝隐为张易之捉笔代刀献诗于武后,还厚着老脸为张易之提尿壶。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问被赐死于徙所,结束了最后的人生旅程。宋之问政治上无足称道,品行也多有可讥,但却是知名当世的诗人。宋之问的诗作也十分了得,不论是在宫廷里所献的应制诗,还是被贬途中所写下的伤感诗,其中都不乏佳作和佳句,甚至可以将其称之为诗作高手。其代表作之一《渡汉江》,想必大家在语文课本里都见过: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