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了問題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追責處分當然是必須的,但專題研討、認真整改的承諾卻被擱置,至今沒有下文,如此這般只查不糾、只問責不善後、只表態不行動,與把扶貧井挖成擺設的做法又有什麼兩樣。2015年4月央視曝光後,當地政府曾誠懇道歉,並表示堅決徹查,嚴肅整改,可轉眼4年過去了,扶貧灌溉井卻沒有絲毫改善。

範子軍

據媒體報道,在遼寧岫巖滿族自治縣於家嶺和雙泉村,有幾百口建於2000年的扶貧灌溉井。擁有這麼多井,灌溉想必不成問題,但當地農民卻愁容滿面,因爲這些井,從未打出水。

當地通常井深5米以上才能出水,數百口扶貧井卻挖成了不足3米的坑,甚至連水泵都放不下去;2015年4月央視曝光後,當地政府曾誠懇道歉,並表示堅決徹查,嚴肅整改,可轉眼4年過去了,扶貧灌溉井卻沒有絲毫改善。

據有關人員透露,4年前央視曝光後,相關責任人受到了處分,但是,灌溉井何去何從卻沒有結論。出了問題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追責處分當然是必須的,但專題研討、認真整改的承諾卻被擱置,至今沒有下文,如此這般只查不糾、只問責不善後、只表態不行動,與把扶貧井挖成擺設的做法又有什麼兩樣?

水利局稱灌溉組織項目不是自己主導的,對具體的情況並不清楚;農村經濟局則說,十幾年前的事情難查,自己沒錢也不負責廢井的善後工作;財政局則連打井記錄、工程造價、賬目資料都無證可查。年代久遠,不便追查,部門更換,概不清楚……岫巖縣政府相關部門堪稱踢皮球高手,如此推諉扯皮打太極,如何指望他們真抓實幹謀求地方經濟發展?

數百口扶貧井挖成廢井被央視曝光4年,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儼然是要將皮球踢到底的節奏。在全國上下深入推進正風肅紀,嚴厲抵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現實生態下,如此作爲,委實讓人感到十分詫異。再一次被媒體聚焦,當地會不會繼續無動於衷,怎樣才能讓當地相關部門和官員真正有所觸動,防止走形式、走過場的“戲份”繼續演下去?不僅需要當地自省、自查、自糾,而且需要其他要素介入調查,幫助找病因、開藥方、動手術,如此,這場擴日持久的“踢皮球大賽”才能早日吹響終場哨。

扶貧井多年沒出水皮球踢到何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