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电影的诞生,并不是让人们记得电影本身的,而是要记住演员。 这让人往往有一种美好的错觉,电影艺术的价值,似乎是在人物形象之后的。 《罗马假日》就是如此。 现在让我想来,这部电影的很多细节,我都想不起来了,只能重温一篇电影。 然而奇怪的是,重温电影之后,让我更加感动的,依然不是角色,依然还是演员本身的美好。 这是一种超脱,一种经典吧,人们记得牢牢的,是演员,而不是他们演的故事。 这也是对演员极大的肯定和铭记吧。 相信很多人都同我一样,认为奥黛丽·赫本是世上最完美的女性,她的面孔,她的气质,她的形象,就是美丽的化身,且永恒。 她让我们觉得,谁演公主,都没有她演得好看。 《罗马假日》讲的是欧洲某国的安妮公主到访罗马,因为国务太多,而她又厌倦这些繁文缛节,想着逃离片刻,短暂地放下皇室的束缚。一天晚上,身心俱疲的公主偷偷来到民间,她想以一个平常人的样子欣赏平常的夜景,让自己得到放松,她在罗马的街头尽情地享受作为平民的自由和舒适。 没想到她遇上了报社记者乔,她的天真美好打动了乔,两人相见投缘,一起同游,因为有了乔的陪伴,令公主觉得相当快乐,当晚公主到乔的家中作客,并留在那里过夜,像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如此美好的天使,既有上天的恩宠,却更有后天的努力。 奥黛丽·赫本出身名门,小小年纪就会讲五国语言,她举止优雅,品味高贵,她的衣着和打扮,哪怕是放到67年后的现在,也是不俗的,几乎看不到一点点旧时缺陷。 谁不喜欢奥黛丽·赫本呢?这个落入人间的天使,这个美得无以伦比的精灵。 在拍《罗马假日》时,饰演乔的派克就对她产生了怜爱,当年他36岁,而她只有23岁,哪怕是看到她的第一眼就心动,但是派克一直将感情藏在心中。 内心的那份柔软,是会从眼睛里透出来的,他一定也透出来过,所以她相信他,喜欢和他在一起。但是当时,他还在婚姻中,他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她知道她不能。 《罗马假日》的公映,让她变得灿烂而耀眼,事业和爱情都得到了丰收。 派克祝福她,送了她一枚胸针。 但是如此美好的她,婚姻却很不幸,这样的打击破碎了她对爱情终老的理想。再后来,她离婚又结婚,再离婚,又结婚。婚姻的人生就始终在坎坷中,但是她却依然美好无比,她拍了很多经典的电影,她塑造了很多美好而永恒的形象,她晚年热衷于公益事业,即便满脸皱纹却依然掩盖不了她的美丽和高贵。 很多次,在伤心里,她给派克打电话,在电话里得到那些轻声又熟悉的安慰,那就像是一个港湾。 1993年,奥黛丽·赫本去世了,在送别她时,派克才终于说出她是他一生最爱的女人。 再以后,在奥黛丽·赫本生前衣物首饰的义卖活动中,87岁的派克也来了,他拿回了那枚胸针。至此,人们才知道,当年他送给她的结婚礼物,是他的家传。

没多久,派克也走了,也离开了人世。而他们的故事,却像一种无限温润的笑容,夹杂着公主的面孔和等候岁月的声音,留在人们的印象里,而这段终没有在一起却又永远在一起的情缘,却像一枚胸针,别在胸口,熠熠闪光,也扎疼胸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