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電影的誕生,並不是讓人們記得電影本身的,而是要記住演員。 這讓人往往有一種美好的錯覺,電影藝術的價值,似乎是在人物形象之後的。 《羅馬假日》就是如此。 現在讓我想來,這部電影的很多細節,我都想不起來了,只能重溫一篇電影。 然而奇怪的是,重溫電影之後,讓我更加感動的,依然不是角色,依然還是演員本身的美好。 這是一種超脫,一種經典吧,人們記得牢牢的,是演員,而不是他們演的故事。 這也是對演員極大的肯定和銘記吧。 相信很多人都同我一樣,認爲奧黛麗·赫本是世上最完美的女性,她的面孔,她的氣質,她的形象,就是美麗的化身,且永恆。 她讓我們覺得,誰演公主,都沒有她演得好看。 《羅馬假日》講的是歐洲某國的安妮公主到訪羅馬,因爲國務太多,而她又厭倦這些繁文縟節,想着逃離片刻,短暫地放下皇室的束縛。一天晚上,身心俱疲的公主偷偷來到民間,她想以一個平常人的樣子欣賞平常的夜景,讓自己得到放鬆,她在羅馬的街頭盡情地享受作爲平民的自由和舒適。 沒想到她遇上了報社記者喬,她的天真美好打動了喬,兩人相見投緣,一起同遊,因爲有了喬的陪伴,令公主覺得相當快樂,當晚公主到喬的家中作客,並留在那裏過夜,像一個普通的老百姓。 如此美好的天使,既有上天的恩寵,卻更有後天的努力。 奧黛麗·赫本出身名門,小小年紀就會講五國語言,她舉止優雅,品味高貴,她的衣着和打扮,哪怕是放到67年後的現在,也是不俗的,幾乎看不到一點點舊時缺陷。 誰不喜歡奧黛麗·赫本呢?這個落入人間的天使,這個美得無以倫比的精靈。 在拍《羅馬假日》時,飾演喬的派克就對她產生了憐愛,當年他36歲,而她只有23歲,哪怕是看到她的第一眼就心動,但是派克一直將感情藏在心中。 內心的那份柔軟,是會從眼睛裏透出來的,他一定也透出來過,所以她相信他,喜歡和他在一起。但是當時,他還在婚姻中,他是三個孩子的父親,她知道她不能。 《羅馬假日》的公映,讓她變得燦爛而耀眼,事業和愛情都得到了豐收。 派克祝福她,送了她一枚胸針。 但是如此美好的她,婚姻卻很不幸,這樣的打擊破碎了她對愛情終老的理想。再後來,她離婚又結婚,再離婚,又結婚。婚姻的人生就始終在坎坷中,但是她卻依然美好無比,她拍了很多經典的電影,她塑造了很多美好而永恆的形象,她晚年熱衷於公益事業,即便滿臉皺紋卻依然掩蓋不了她的美麗和高貴。 很多次,在傷心裏,她給派克打電話,在電話裏得到那些輕聲又熟悉的安慰,那就像是一個港灣。 1993年,奧黛麗·赫本去世了,在送別她時,派克才終於說出她是他一生最愛的女人。 再以後,在奧黛麗·赫本生前衣物首飾的義賣活動中,87歲的派克也來了,他拿回了那枚胸針。至此,人們才知道,當年他送給她的結婚禮物,是他的家傳。

沒多久,派克也走了,也離開了人世。而他們的故事,卻像一種無限溫潤的笑容,夾雜着公主的面孔和等候歲月的聲音,留在人們的印象裏,而這段終沒有在一起卻又永遠在一起的情緣,卻像一枚胸針,別在胸口,熠熠閃光,也扎疼胸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