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小大 2018-08-14 09:33 我要评论(0)

  今年下半年,由多个部门联合开展的校外教育培训市场集中整治行动持续进行。昨天,市教育局公布了我市首批社会培训机构白名单,为家长选择靠谱的机构提供了正确的指引。为期半年的集中专项整治中,无锡社会培训市场规范发展存在什么难点?应对市场旺盛的需求,白名单公布起到什么作用?13日记者就此进行了多方采访。

  摸清现状

  200多家机构承担了一半学科培训

  在整治工作中,摸清市场情况是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解清楚本市教育培训市场的基本情况,今年4月9日至6月10日,我市在统一网络平台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了校外培训情况普查。

  全市共有45.48万名中小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参加普查,占总数的76.18%。从普查报告可以发现,我市学生参加艺术、体育以及学科类培训的种类繁多,学生参加校外学科类培训人数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参加校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培训则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参加普查的学生中,进行学科类培训的占41.1%,参加艺术、体育等方面培训的占32.7%。全市大约200家校外培训机构承担了50%左右的中小学生学科培训。“这些数据对于我们在排查阶段了解全市学科类校外教育培训市场很有帮助,排查工作进行时工作人员会更有针对性。”市教育局社会教育处处长蔡军说。

  暑假里,市、区两级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统一行动,上门走访检查,拆除了大量违规的店面招牌,对无证照、超范围经营以及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培训机构开出整改意见书,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整改难点

  重构课程体系和场地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共排查了2700多家培训机构,查出有照无证办学机构1700多家、无证无照办学机构850多家。这些不合规的机构被限定在今年年底前整改到位,逾期拒不整改的将列入“黑名单”,依法依规进行处置。

  虽有半年时间整改,蔡军认为部分培训机构整改难度依然不小。“在教学内容这块我们要求不许提前教、超纲教和强化应试。这就意味着一些教育机构原先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的课程体系需要重构。课程从开发、完善再进入市场被认可需要时间。”他介绍,另一个难点在于办学场地的规范化。根据目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小学生的课外培训场地不少于300平方米且楼层需在3楼以下。不少教育机构场地并不满足条件,重新找合适的场地面临很多困难。

  新吴区麦库大厦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因场地不合规需要整改。该机构负责人介绍,他们早在去年9月整治工作一开始就积极响应,根据要求寻找合适的场地。但是好的地段三楼及以下的空间基本已经饱和,他们寻觅了很久才找到一处合规的场所,但房租支出要比原先高很多。由于场地难找,身边有些培训机构考虑缩小业务范围,还有的准备退出市场。“我们积极配合整治,希望无锡的教育培训市场规范运行,也希望政府部门能给予支持。”该负责人说。

  疏导措施

  公布“白名单”、开放平台

  蔡军介绍,除了“堵”,教育部门考虑到家长与培训市场发展的双重需求,通过公布白名单等方式落实疏导措施。

  昨天,市教育局公布了首批无锡市社会培训机构白名单,共有214家社会培训机构、26个教学点上榜。他介绍,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建立并不断完善“民办教育机构公示系统”网上平台,将全市证照齐全、合法办学的培训机构纳入系统,标注详细地理信息。全市首份合法合规办学的社会培训机构白名单,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层层审核最终形成。“名单中的机构都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取得‘办学许可证’且通过年审,办学行为规范、社会信誉良好的社会培训机构。白名单的公布不仅有助于帮助家长做出合理选择,也有利于培训机构向好发展。”

  蔡军还表示,市教育局此后在督查的基础上,会每月不定期公布一批社会培训机构白名单。白名单会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教育部门会根据督查情况,及时把合法合规、办学行为良好的机构纳入白名单,将出现问题的机构从名单中剔除。

  除了公布白名单,由市教育局信息化管理中心运营的“锡慧在线”学习指导服务平台,暑期推出一系列幼升小、小学、初中、高中成体系的名师讲授的网络课程,为有需要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了免费教育资源。该中心负责人顾军说:“平台结合家长需求设置课程,已经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点击学习。随着平台功能逐步完善,还将实现师生互动等更多功能。我们希望其中的内容能够给家长以及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参考,引导家长理性报班,引导培训市场规范发展。” (陈春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