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飛媽最近遇到了一件很頭疼的事情,自家孩子現在變得非常“小氣”,有什

麼玩具、好喫的,本來讓他給其他小朋友,他就給了,現在卻是一點都不退步,自己的就是自己的,怎麼說也不聽,軟硬不喫。其實啊,有這一變化的孩子真的不少,很多孩子到了一定年紀,便有了這種“自私”的表現,這其實不是壞事,而是孩子有到了物權意識敏感期,開始自主了。

“這是我的東西,你不準動”這是孩子自私的表現嗎?

當孩子對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有了認識,對自己的所有物產生佔有慾時,家長就要着手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了,爲了讓孩子懂得愛護自己的物品,維護自己的權益,讓孩子自尊自愛,同時也懂得尊重他人的權益和物品。

1、不要逼迫孩子。這個時期,孩子已經有了守護自己物品的意識,如果家長非要逼着孩子分享,孩子不同意,就說孩子自私、小氣,其實是不行的。首先,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讓孩子感到很委屈“明明是我自己的東西爲什麼要給別人?”孩子心中並不認爲自己做錯了,就被家長罵一頓。次數多了,孩子變得討厭“分享”,或者不會說拒絕,對孩子性格健全有很大的影響。

“這是我的東西,你不準動”這是孩子自私的表現嗎?

2、讓孩子懂得規則。在這個階段,家長們要讓孩子懂得“借”、“等待”,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搶、耍賴,而是和東西的主人借,而對於公共的玩具等要學會等待。並告訴孩子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規則,給孩子立規矩,他人的物品不能亂看亂動,就算時爸爸媽媽的,想要拿去玩也要徵得同意,不能由着性子。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說了什麼時候還回去一定不能晚。同時,如果別人借了自己的東西沒有及時歸還,也要教孩子要回來,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

“這是我的東西,你不準動”這是孩子自私的表現嗎?

3、慢慢學習分享。如果家長們一下子就讓孩子“分享”,孩子也會很懵、不樂意,家長們可以先讓孩子分享一塊蘋果、一口飲料,告訴孩子這樣做是高尚的、被人尊敬的,再讓孩子學會分享玩具、零食等。家長們要在生活中慢慢給孩子灌輸什麼是分享、怎樣分享,讓孩子明白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這是我的東西,你不準動”這是孩子自私的表現嗎?

4、家長以身作則。孩子第一任老師就是父母,父母什麼樣子,從孩子身上便能看出來,孩子會無意識的模仿父母的行爲,父母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所以,父母首先要有很好的物權意識,懂得拒絕也懂得分享,孩子經常看到父母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他人,孩子也會漸漸學會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