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水位一般是不会实际达到的,因为到了这个水位,大堤必破,非人力所能挽回,所以只要几个重点城市预报会达到这个水位,上游的泄洪区就会主动炸开大堤,让洪水淹没分洪区,来保证下游重点城市安全,当然这样做损失极为惨重。98年的时候,荆江分洪区已经在堤上装好了炸药,最后洪峰低于泄洪水位几十厘米,没有爆破分洪。

防洪这事儿,一般分三个水位:设防水位,警戒水位,保证水位。

设防水位一般是江水涨到堤脚的时候,这时候江水和地面差不多平齐,已经开始有点危险了。江水直接冲刷堤脚,可能掏空堤脚导致大堤垮塌,所以到了这个水位,有关部门就开始密切检测大堤状况,但是这时风险不大,一般还不需要解放军和老百姓上堤。

警戒水位的时候,江水一般已经高于地面很多了,这时候江水能通过地下的蚂蚁穴,老鼠洞渗过大堤,从地面上冒出来,开始只是冒黄水,泛泥浆,随着流水把地下通道越冲越大,就会咕嘟嘟像喷泉一样涌出来。如果这时还没有及时发现处置,很快江水就会把地下掏空,这时无法承受上面的堤坝,大堤就会垮,洪水从缺口涌入就会造成巨大的灾难。这种涌水并不一定发生在大堤旁边,最远可能在500米外。所以一旦到了这个水位,政府就会组织干部群众上堤,二十四小时巡查这种管涌。巡查的时候一般是几十个人排成一线,沿着大堤走,每人负责面前的五到十米。

三峡工程到底有多牛?能防住超级大洪水!

就类似这种航母甲板检查。这样的检查每三四个小时就要来一次。98年我爸和好几个亲戚在大堤上守了两个月,每天都要这样巡查几遍。当时长江上有上千公里的堤防都超过警戒水位,而每一公里都有像我们家里这样的人不间断的巡查。解放军也在堤旁待命,发现了管涌就要赶紧上去堵住。

而保证水位,顾名思义就是在这个水位以下,通过严防死守可以保证大堤不出问题。但是在这个水位以上,已经不全是人力所及了,还得看一部分运气。这时如果出现管涌极度危险,可能一小时或半小时大堤就塌了,都不一定来得及救。你们在电视里看到解放军跳进水里筑人墙,背麻袋,一般都是这时候。这个水位以上就是用人命和老天爷赌运气。

其实还有第四个水位,泄洪水位。这个水位一般是不会实际达到的,因为到了这个水位,大堤必破,非人力所能挽回,所以只要几个重点城市预报会达到这个水位,上游的泄洪区就会主动炸开大堤,让洪水淹没分洪区,来保证下游重点城市安全,当然这样做损失极为惨重。98年的时候,荆江分洪区已经在堤上装好了炸药,最后洪峰低于泄洪水位几十厘米,没有爆破分洪。

罗里吧嗦说了这么多,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事实有个感性认识:

从三峡所在的宜昌段来看,2010年洪水远比1998年大。1998年宜昌最大洪水量63600立方米每秒,2010年宜昌最大洪水量7万立方米每秒。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俗话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长江最危险的荆江段最大能承受的洪水就是7万立方米每秒。由于荆江段在宜昌下游。宜昌的洪水量到了荆江还要增加不少。所以如果没有三峡,2010年可以说荆江大堤必破!荆江分洪区一定要分洪!

但是2010年我们有了三峡,它拦住了7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只往下游放出4万立方米每秒,远远低于荆江段的承受力。结果虽然2010洪峰远大于1998年,但是荆江段居然没超过警戒水位,连派群众巡查都不用,更谈不上解放军上了。作为对比,1998年荆江段超过警戒水位60天以上,还超过保证水位12天以上。所以大家都听过98洪水,却没几个人听过2010年洪水。三峡防住了洪水,是不会有人知道的,因为既然没有洪水,那就不是新闻,不会被报道。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