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生活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和他擁有的金錢數量幾乎是無關的,似乎金錢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又發現,其實錢是可以給我們帶來幸福的,比如說你撿到100塊錢,或者這個月領導給你多發了500塊錢獎金,都會讓我們開心很多。那這些錢不是給我們帶來的幸福嗎?

那麼到底錢能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搞清楚幾個概念。就是財富、資產和金錢,這三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很多人常常把這些概念混淆,甚至直接混用,而正是對這些概念的混淆,使我們產生了很多的歧義和誤區。其實財富、資產、金錢是三個完全不同層面的概念,所謂金錢就是可以換取別人的產品和服務的一般等價物,通常就是現金存款,這是一個相對比較清晰的概念。而所謂的資產跟金錢不一樣,資產的本質,它是能夠產生收益的東西,比如說一個企業,或者一個股權,或者一個債券,或者一個出租的房子等等這些東西,他可以成爲資產,之所以能成爲資產,是因爲這些東西可以在未來給你帶來收益。所以產生收益是資產的本質屬性,反過來也可以這麼說,凡是不能在未來給你帶來收益的東西就不能叫資產。比如說你有一輛代步的汽車,這就不是資產,因爲這不能帶來收益,這隻能給你生活帶來便利。

當然,金錢和資產這兩個之間的概念有的時候也是可以互換。比如說你用錢去買了股票,那麼這個錢就轉化成資產了,反過來,你將股票賣出,又將資產換回了錢,或者叫套現。所以錢和資產的區別並不明顯,比如說銀行的存款到底是資產還是現金呢?其實沒有清晰的概念。我們一般的定義就是,活期存款算現金,但是定期存款通常我們算是資產,當然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活期,定期,中間的期限是什麼?我們是以一年爲界限,如果你錢放在銀行裏買了一個短期的理財產品,那其實也就跟現金一樣,但是你要是買的是股票、一年以上的債券、信託,這些當然就是資產了。金錢和資產的概念這麼模糊,有必要再咬文嚼字來區分它嗎?其實非常有必要,我們經常說一個人要獲得財富成功,一定要向有錢人學習,其實這句話不對,我們看到我們身邊和媒體上經常看到的那些財富成功的人士,他們不一定有很多錢。而且我們經常看到的是,這些人常常缺錢,到處借錢,你們會發現有錢人到銀行去,主要的工作不是去存錢,而是去借錢的。

其實我們通常意義下的有錢人和窮人,最大的區別不在於是否有錢,而在於是否有資產。我們在這可以給大家一個指標,我們把這個指標叫創富指數,創富指數等於什麼呢?等於你的資產/你的現金,我們發現有錢人和窮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創富指數的大小。有錢人的創富指數遠遠大於一,也就他擁有的資產遠遠超過他擁有的現金,而窮人,往往創富指數小於一等於零,他可能手上有錢,銀行裏存了20萬塊錢。但他一分錢資產都沒有,這些就是典型的窮人。你們自己可以看看你的創富指數是多少?如果大家想做好理財的話,你們的創富指數應該有所提升,如果你的創富指數,現在還小於一的話,你首先要做的改變就是,增加你的資產而減少現金。那麼金錢和資產,這兩個東西跟我們的幸福有關嗎?很遺憾,是無關的。

那麼什麼與幸福有關呢?這就是我們要今天講的第三個概念,財富。一般來說,財富也是有兩個層面的含義,分爲窄義的財富和廣義的財富,窄義的財富概念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物質層面的財富。比如說金錢,資產都是財富,以及所有的能夠讓我們生活變得更好的物質的東西,比如說住宅,傢俱,你的車子,你的奢侈品,收藏品。這都可以稱爲財富。而廣義的財富概念就更大了,它不僅包括物質的財富,還包括所有能夠讓我們生活變得更好的東西,比如健康的身體,豐富的學識,專長的技能,平和的心態,人生的經驗,良好的社會關係和諧的家庭和夫妻關係等等,所有的讓我們生活變得美好的東西都是財富。而這些非物質的東西,有時候對我們一生的幸福感影響可能更大。特別是在我們的基本物質條件已經獲得滿足的情況下,所以金錢和資產與幸福無關,但是財富與幸福直接相關,財富的內涵很廣。

當然,資產和金錢都是財富,但是財富的內涵遠遠超過了這個概念,即使我們提到的窄義的財富的概念,也要大於資產和金錢的概念,比如我們剛纔提到的一輛代步的工具,它既不是現金,也不是資產,它是財富。一輛代步的工具,無疑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方便,更舒適。因而也更幸福,當然就是財富,財富增加了一定會讓我們變得更幸福,但是金錢增加則不然,我賣了一套房子,錢多了會更幸福嗎?並不一定。我賣了一個腎,我的錢也多了會幸福嗎?更加不一定,因爲在這兩個行爲當中,儘管我的錢多了,但是前者,我減少了一套房子,後者讓我失去了健康。總的來看,財富並沒有增加,當然也不會幸福,明白了這個概念,我們就可以明白一件事情,爲什麼我們撿到100塊錢,或者是多發了500塊錢的獎金,會讓我們更幸福。這是因爲這兩件事情,是在其他情況不變的情況下,我們的錢多了,那我當然是幸福的,但是如果你犧牲別的東西來獲得更多的錢,就未必變得更幸福。

比如說,你這500塊錢是犧牲本來準備陪孩子的整個週末,現在去加班賺的,你可能未必幸福。其實我講這麼多,特別想表達一個概念。這個概念就是爲什麼中國人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我們的錢比現在多多了,多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但是爲什麼中國人並沒有同時變得更幸福呢?很簡單,我們的錢是多了,但我們的財富變得更多了嗎?恐怕不一定,我們爲了賺到更多的錢,變得更加忙碌,更加緊張,犧牲了很多生活當中的樂趣,當然更重要的,甚至於我們在人際關係上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比如說我們的友情變得更淡,我們的親情也變得越來越疏遠,甚至人和人之間的的信任關係都沒有了。當然更糟糕的是看到有些人爲了掙錢,犧牲了健康,犧牲了家庭,那麼他犧牲這麼多掙來錢,他的總財富並沒有增加,當然他的幸福感就沒有隨着他的錢的增加而增加,因爲他的財富並沒有增加。所以特別重要的一點,理財這個話題很容易把我們的思想就侷限在怎麼賺錢上,但是告訴大家,理財的目標不是賺錢,是爲了讓你變得更幸福,因此理財的目的是讓你的財富增加,並不是簡單地增加錢或者資產。

本期節目就到這裏,我是你的理財師徐建明,希望大家能在本期節目中有所啓發和收穫。也請大家多多分享給親朋好友,我們下期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