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乱、紧张、不安,本片摄影画面所致力捕捉的人物心境,在某种层面上,和它书写的社会现实不谋而合。当然,在运用镜头营造悬疑感方面,本片则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将贯穿长达十年的人物、场景和案件线索一一串联。

讲真,一开始打算观看《你是凶手》,阿七完全是冲着三位主演去的。

能看到王千源、宋佳、冯远征三大国内一流演员同台飙戏,对影迷来说,已属十分幸运。

然而,在看完影片后,最让我惊喜的却不止于精湛的表演。

更有着导演对剧本的悉心打磨,摄影调度的风格化处理,以及悬疑氛围的出色营造。

正如,贾科长在首映礼上对电影的评价,本片担得起“过瘾”二字——

“整部电影特别过瘾,氛围极致到位特别了不起,90分钟看得非常揪心,作为剧情片非常优秀、过瘾!”

《你是凶手》

为什么敢说它是年度犯罪悬疑片?

来,且往下看,我是有证据的。

首先,三位主演的炸裂演技,俨然搭建起了整部电影的骨肉。

从色调阴暗的电影海报上,你多少能看出一丝围绕案件牵扯而出的复杂况味。

每个人物都有着不尽相同的内心挣扎,每个人物又都似乎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如何演出人物内心的层次感和丰富度,最关键的还是考验演员能否迅速把握住人物角色本身的底色。

而对于三位老戏骨演员来说,他们这次不仅“接住”了角色,更演出了角色的“灵魂”。

王千源,一直擅长演绎接地气的小人物。

《钢的琴》中穷的叮当响也要为女儿造钢琴的陈桂林。

《绣春刀》中为了千户身份而委曲求全的卢剑星,都是他。

而这回,他饰演的刑警陈浩,同样面临现实中的两难处境。

一桩10年未破获的绑架案,让陈浩的内心经历了失望、纠结与遗憾。

面对受害者白兰,他心中有愧;面对旧案,他始终难以释怀。

所以,这也就是为何当案件的新线索出现后,陈浩一心想要把案件查个水落石出。

十年前和十年后,同样的“就差那么一点点”,书写着陈浩心中的无奈和辛酸。

宋佳,这位极具个人风格的女演员,早已通过众多影视作品被大众认可。

《萧红》中的萧红。

《师父》中的师娘。

《风雨云》中的林慧,演绎了三种女人不同的美。

但都同样的真性情,和极致。

而在本片中,宋佳则又一次挑战极致,饰演了一位失去女儿的绝望母亲白兰。

这是一个既脆弱又坚强的女人。

当女儿被绑架的时候,宋佳用慌张迷离的眼神,来传达人物极端绝望的心境。

10年来,女儿惨死、案件未破的沉重,一直紧紧压在她的心头。

于是,她整个人的状态,就时常在悲痛无望与歇斯底里之间,来回切换。

平日里,白兰更多是以面无表情的神态示人,可一旦旁人戳中心里的痛楚,她就瞬间爆发。

比如,片中这段她向王千源发飙的对手戏,就已然把一个“病态女人”演到极致。

冯远征,很多人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并且有不少人至今仍对这位“童年阴影”耿耿于怀。

然而,在我看来,有着过硬话剧功底的他,一直是国内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

《百花深处》里的疯子。

《大明劫》里的名医吴又可,各种不同的类型角色,他都能演绎地惟妙惟肖。

这一回,他饰演外孙女被绑架的李爱军。

同为受害者家属的他,却运用了更加戏剧化的表演方式,来演绎内心的绞痛、紧张和绝望。

接到绑匪电话时,得知孙女被绑走时,惶恐于解救无望时。

冯远征的表情变化是细腻而有层次的,前面的相对冷静,与最后的完全崩溃形成鲜明对比。

不得不说,光是看三人的表演,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体验和享受。

其次,草蛇灰线的故事和巧妙反转,完成了一场极为漂亮的悬疑大戏。

影片改编自韩国类型犯罪片《蒙太奇》,讲述两桩横跨10年的绑架案。

十年前,白兰的女儿铃铛被人绑架,绑匪索要赎金40万。

当时负责此案的警官陈浩,迅速展开相关追查。

可没料到,绑匪不仅拿钱走人,还将女儿残忍撕票。

一时间,家人痛哭,警方蒙羞。

时间来到十年后,一起新的绑架案再次发生。

同样的小女孩被绑架,受害者是退休中学教师李爱军的外孙女。

同样的作案手法,用变声器引诱警方定位,然后混入人群,拿钱走人。

而就连绑匪索要的40万赎金、使用的勒索录音,选择的交易地点,都和10年前一模一样!

围绕两起案件出现的众多线索——

变声器、雨伞、神秘黑衣人、轮渡码头、轮胎车辙等,成功地把剧情推向了一个更为扑朔迷离的境地。

然而,此时有关两起绑架案本身的疑问,就开始层出不穷。

比如,凶手是同一个人吗?如果是,他的动机是什么?

要知道,二次作案的风险极大,就算是真要如此,为何要苦等十年。

再比如,会不会是模仿犯罪?

新案件的绑匪用近乎偏执的方式,完美复刻了当年的案件。

此举显然是意有所图的,可他到底想要什么?

阿七在此先不剧透,只能说,本片是一个冷酷而极具现实主义的故事。

它由两起堪称“完美”的绑架案而起,以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为终。

在这其中所呈现出的种种聚焦社会现实的欲望与焦虑,俨然成为了每个社会、每个公民都亟需思考的人性命题。

当然,更加值得一提的还有本片结尾的巧妙反转。

它用到了推理小说中的“叙述性诡计”,大意是指,作者通过某些剧情或事实,对读者进行“哄骗”,让他们错以为凶手是A,实则是B的一种叙事手段。

于是,在观影过程中,你就会不经意被导演带着走,被烧脑的剧情线绕地团团转。

而当完美的叙事走向收官之际,关于案件和人物本身的谜题与答案,才终于真相大白。

打个赌,你未必能一下子猜中,幕后的凶手到底是谁。

最后,极具风格化的影像,造就了本片惊艳的电影质感。

看电影到底该看什么?表演、故事,固然重要,但好的摄影能够让一部电影真正拥有灵魂。

从影片预告片,你一定能从中感受到它扑面而来的“冷感”吧。

人物是冷的,环境是暗的,摇曳的影像,紧张的节奏,一帧帧都是对社会现实肌理的凝视与还原。

本片导演王昱是知名摄影师出身,此前不仅拍摄过《黄金时代》《武林外传》《饭局也疯狂》等商业片。

也参与拍摄了《昨天》《紫蝴蝶》《苏州河》等艺术影片,和张杨、娄烨、贾樟柯、李玉等多位导演合作过。

因此,本片无论是在呈现人物、静物,或是场景方面,都营造出十分过硬的影像质感。

大量的手持镜头充斥全片,静态时,它捕捉和记录人物面部的细微表情变化。

或冷峻,或严肃,或抓狂,或泪目,不一而足。

镜头运动时,它跟拍人物,将人物处于不安状态下的复杂心境展露无遗。

混乱、紧张、不安,本片摄影画面所致力捕捉的人物心境,在某种层面上,和它书写的社会现实不谋而合。

阴冷的影调,昏暗的灯光,脏兮兮的城市面貌,颓到骨子里的人物特写等等,一起构成了本片极其独特的影像美学。

当然,在运用镜头营造悬疑感方面,本片则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将贯穿长达十年的人物、场景和案件线索一一串联。

当“过去”与“当下”的故事线交叉进行,当三个主角之间因案件牵扯而流露出内心的挣扎,影像的魅力从中显现。

极致的表演,过瘾的故事情节,以及令人惊艳的摄影。

这些都是《你是凶手》深深打动我的诸多亮点。

但说到底,作为一部犯罪悬疑片,它之所以能够胜出一筹,还在于它营造出扎根于现实的“真实感”,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

片中的人物、环境、故事等,不仅各有其来处与根源,而且其中所折射出的问题,更像是一则随时警醒我们的社会启示录。

最后,电影《你是凶手》已经在今天上映。

如果你想在周末的电影院看一部足够过瘾的片子,选它准没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