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後姚明時代,中國籃球滿目瘡痍,有且僅有易建聯成爲了最後的榮光,那個拖住中國籃球不掉入無邊黑暗中的人。2011年,已經在聯賽和國家隊證明自己核心地位的易建聯,在面對媒體給他冠以領袖這個稱號時依舊保持謹慎且謙虛,他沒有正面回答。

王者易建聯:中國籃球的補鍋匠 苦行僧式自虐成就一代傳奇

易建聯的職業生涯又一座里程碑,如期而至。

廣東和天津的比賽進行到第二節還剩下2分44秒時,易建聯通過一次補籃個人總得分來到11166分,超越朱芳雨的11165分,成爲CBA歷史得分王。

不是標誌性的跳投,也不是力拔千鈞的暴扣,一次爲隊友的補籃,輕輕鬆鬆,輕描淡寫,易建聯站在了CBA歷史得分榜的第一位。

在獲得成爲聯賽萬分先生的時候,易建聯曾經聊過數據里程碑對於他個人的意義:“數據對於我來說,只是一個紀念吧,而更重要的意義是,這些數據和榮譽只有可以幫助到球隊贏球,奪得總冠軍,才顯得更有價值。”

這是典型的易建聯式回答。

平實,低調。

從0到111166,易建聯用了17年的時間。而17年前的那次青澀登場,是易建聯第一次從心底被籃球這項運動擊中,熱愛由此而來。

02-03賽季,因爲參加亞青賽推遲了入隊時間,直到CBA第7輪比賽,易建聯才獲得一次出場機會。

“我記得是打吉林,當時給了我一件衣服,就讓我上去打,當時好像就剩下9號,不是自己挑。”

“當時一上場就感覺很興奮。終於打職業聯賽了。”

後來再回想這一刻,易建聯坦言,那是發自內心的愛上籃球的開始。

一次隨機而來的機會,一個隨機選擇的9號,在易建聯不到16歲的年紀種下了熱愛的種子,從那之後的17年,這顆種子歷經磨難和坎坷,最終成爲聯賽第一人,當之無愧的傳奇。

對於已經見慣了大場面的易建聯來說,任何數據紀錄可能都無法在他心中泛起多大波瀾。他已經可以坦然面對這些榮譽,這些里程碑只是他前行路上的一個節點。

僅此而已。

易建聯是個不喜張揚的人,他很少外露自己的情緒。

王者易建聯:中國籃球的補鍋匠 苦行僧式自虐成就一代傳奇

從02-03賽季初入職業聯賽到今天,易建聯始終保持他最樸實的一面:場上兢兢業業,場下自律刻苦,在他身上少有和籃球以外的新聞。因爲性格內向,他少言寡語,不愛接受採訪,即使是面對鏡頭,他也總是說最平實的感受,有一說一。

就是這個看上去內斂的大個子,如今成爲了中國籃球最厚實的脊樑,無論是聯賽還是國家隊,他都是最不可替代的領袖。

然而事實上,易建聯並不是一個天生的領袖,他沒有那種與生俱來的領導者氣質。最初在宏遠的那幾年,他不是領袖,之後選秀進入NBA,在雄鹿、籃網和奇才,他依然不是領袖;直到2009年,姚明退役大郅老去之後,這個領袖的責任纔不得不落到易建聯的身上。是中國籃球迫在眉睫的形勢硬生生的將阿聯推到臺前。

這纔有了大哥易建聯,領袖易建聯。

2011年,已經在聯賽和國家隊證明自己核心地位的易建聯,在面對媒體給他冠以領袖這個稱號時依舊保持謹慎且謙虛,他沒有正面回答。

他只是淡淡的說,“我應該是隊裏做的最多的那個人。”

他用行動去佐證自己的地位和價值。

這麼多年來,媒體都是試圖解讀易建聯。但是你找尋各種角度,看到的依然是他十幾年如一日的一面,毫無新意。

這種沒有娛樂精神,沒有鮮明個性,場上場下情緒淡如止水的球員很難成爲輿論的寵兒。

但是易建聯成爲了特例。他用自己的努力,勤懇和敬業的付出,最終俘獲了最廣大的球迷,成爲聯賽的絕對巨星。

阿聯的受追捧,歸根結底是我們這個時代缺少像他這樣的球員。在英雄缺失的年代,唯有阿聯矗立在那裏,成爲僅有的王者。

王者易建聯:中國籃球的補鍋匠 苦行僧式自虐成就一代傳奇

擁有超羣的天賦卻依然保持謙遜,苦行僧式的訓練自虐,有自己獨特的信念與堅持。他是一座標尺,一個榜樣,讓後輩們仰視,但很少有人真正在行動上覆制他。

中國籃球需要更多易建聯式的球員,很遺憾,這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妄念。

後姚明時代,中國籃球滿目瘡痍,有且僅有易建聯成爲了最後的榮光,那個拖住中國籃球不掉入無邊黑暗中的人。

他用一種“擦屁股”的補籃方式獲得了CBA歷史的得分王,而在過去十年中國籃球中,易建聯何嘗不是那個不斷爲中國男籃在各種大賽中託底,擦屁股的人?

對於如今千瘡百孔的中國男籃,易建聯就是那個敬業勤懇的補鍋匠。

於易建聯而言,處在這樣一個糟糕的時代,擔負起中國籃球榮辱的全部興衰責任,竭盡所有的去幹他能幹的所有事。沒能讓自己的天賦兌現到該兌現的高度,站在該站在的舞臺之上,這是一種不幸。

然而也正是處在這樣一個糟糕的時代,中國籃球經歷迭代的陣痛,他的堅持和付出顯的更加彌足珍貴。他最終從被質疑中走出來,有機會成爲了這個時代的傳奇和王者,獲得了足夠大的尊重,這又是另一種幸運。

易建聯就像這個時代的一道光,擊破灰暗,讓我們看到中國籃球前路的希望。

中國籃球在這個時代能有易建聯,是一種幸福,但是對於易建聯,他的天賦配得上一個更好的時代。

我們唯有希望易建聯在中國籃球舞臺上轉身謝幕的時候,屬於他的生涯含金量能再高一點,尤其是國家隊履歷,少一點灰暗,多一些榮光,唯此纔不枉費他的付出和天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