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時期,八路軍從來不會搶百姓家裏的食物,每個戰士們都會遵守八項紀律,以至於經常餓着肚子,一個曾參加長征的傳教士回憶,這支部隊意志太頑強,即便熟透了的水果就在頭頂,但紅軍依舊不會伸手去拿,這樣的部隊不勝誰能勝利呢?
也正因此八路軍贏得百姓們的愛戴和尊敬很多人自願送上一些糧食也有人送來了衣物不過八路軍總會將恩情記下來等將來條件好了一一償還不過實在是餓得沒辦法八路軍就會主動借上糧食畢竟戰士們只有喫飯了後纔能有力氣打仗才能將日本鬼子趕出中國

因長期積攢的口碑那些百姓們對我軍的求助總會力所能及的幫助。在借錢借糧食時,八路軍就會寫下了欠條,但沒有寫明什麼時候償還這筆錢。
在新中國後我國也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清償債務只要家裏有借條那就可以來兌換糧食或者錢財。政府的這一表現,讓不少人對此很感動,大家紛紛換來了等價的東西。不過也有一些村民的消息閉塞,一真不知道換錢的事情。

不過就算還得再晚政府也會給出一定的補償金20世紀80年代,一個名叫郭建英的老人,他拿着泛黃的借條,找到了當地的政府,要求索要一千一百萬元。專家立馬進行了詳細瞭解,發現借條上有一個團長的名字,專家很是奇怪,立馬反問:你父親叫什麼?

老人表示,自己的祖父是一個富商,對八路軍也有過援助,1945年借出了1100萬元而在新中國後 老人家的生活比較艱辛,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因此纔想到家裏欠條。
專家確定它是真借條,政府在研究後下發了八萬元,這在當時可是鉅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