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研究,章嘉·若必多吉佛學造詣高深,深受清世宗和清高宗的尊崇和禮遇,擔任過國師,章嘉·若必多吉自8歲進京至70歲圓寂,在皇宮任職60餘年,經歷雍正、乾隆二朝,他作爲“大國師”、清高宗的“同窗密友”,以活佛的領袖地位和政治影響,爲鞏固清朝與蒙藏的關係、鞏固國家的統一作出重大貢獻。圓明園的正覺寺、萬壽山的功德寺和香山的寶提寺被稱爲“滿洲三處”,當指這三座寺廟的喇嘛全爲滿人,唸誦滿文經卷,屬於滿洲喇嘛寺院。

正覺寺

位於綺春園正南部中間

既成一座獨立的寺院

又有後門與綺春園相通

實爲圓明園的一座附屬佛寺

因其屬藏傳佛教寺院

又被稱爲“喇嘛廟”

始建於清高宗乾隆三十八年(1773)

牆院佔地12660平方米

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

正覺寺寫景圖 張寶成繪

正覺意爲:1.真正的覺悟。2.成佛叫做正覺,此正覺,名爲無上正等正覺,梵語叫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意思是宇宙間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亦即究竟圓滿的佛果。

正覺寺的陳設、佈局及裝飾

在民國時代,滿族畫家金勳所撰《成府村志》中記述圓明園正覺寺的地理位置和總體環境說道:該寺在北河沿度十步三座橋西行路北。喇嘛廟建於乾隆間,東西北三面均界萬春園(即綺春園),前後殿宇到底五層。松柏交加,崇樓飛閣,金碧輝煌,鐘磬盈耳,香菸繚繞,衝空蕩漾,似雲流動。廟宇中均用磚石灑地,留出樹池之地。松柏參天,與樓閣掩映,真勝境也。在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和1900年庚子事件破壞圓明園之中,正覺寺均未遭受重大毀壞,倖免於難。

1880年前後的正覺寺山門

正覺寺山門現狀

正覺寺山門外檐刻有“正覺寺”,爲乾隆御書,漢、滿、藏、蒙四種文字合璧。山門,佛教寺院的外門。一般有三座門,象徵“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故也稱三門。山門裏供奉的哼哈二將,塑像多裸露全身,纏衣裳於腰部,怒目作勇猛之相。

天王殿

雕樑畫棟的天王殿坐落在第一層院落的正面,殿中供奉有大肚彌勒佛一尊,殿內東西兩側是四大天王塑像。傳說須彌山腰有一座犍陀羅山,山有四峯,各住一王及眷屬,分守四大部洲,能護國安民,管風調雨順。

三聖殿

過天王殿,從前往後依次分佈着三聖殿、文殊閣和最上樓。《成府村志》對三聖殿的描繪最爲細緻:過天王殿北視之爲三聖殿。一間代後,抱廈三間,上檐爲四大埞廡殿頂,殿前爲月臺,殿內正中塑楠木雕刻三世佛,均有木刻背光,中爲如來,左爲毗盧,右爲無量壽,均貼金罩漆。東西兩山塑上五彩十八羅漢,形象如生。正中掛黃雲緞繡花旛,門子堂左右黃旛,四首下角均有銅鈴。正中供桌三堂,雕刻西番蓮、紅漆地兒、金花兒,桌上鼎爐蠟阡花筒俱滿。尚有五供兒與八吉祥,爲輪、螺、傘、蓋、花、罐、魚、常。神臺前有牛油銅海燈一列,約數十盞。

文殊閣

再北爲雙檐八角亭曰文殊閣。亭內神臺高六尺,南北長方形,以漢白玉刻成須彌座兒。臺上塑一青獅站立,獅背上駝一九品蓮臺,上坐一楠木雕刻文殊菩薩,右腿盤坐,左腿伸下蓮臺,復由蓮臺下部上升一枝蓮花拕着左足,雙手在胸前,右手掌向上,左手掌平伸如接禮狀態。獅子乃藏傳佛教中的靈獸,也常常是文殊菩薩的坐騎。《成府村志》所載,文殊閣中的文殊騎獅造像高大、華麗而精美。

最上樓

再北爲最上樓七間,下層正中塑五方佛,身分五色,皆以如來形狀,各坐蓮臺之上。兩盡間皆有木板橋。入小門有樓梯,西板牆有羅漢牀一架,昔爲張嘉胡土克圖坐位。兩山間均有經櫃,內藏經文,均爲厚紙單頁式,兩面印字,用挾板挾之,縛以黃帶。由東西樓梯皆可到樓上。

駐廟喇嘛及其佛事活動

正覺寺建成之後有喇嘛駐錫。除了最上樓裏三世章嘉活佛的座位“羅漢牀”外,最上樓之“東西有轉角房,爲喇嘛住所”。

1866 清 銅鎏金章嘉·若必多吉坐像

張嘉胡土克圖”即章嘉呼圖克圖,此處當指章嘉·若必多吉,又名章嘉·意希丹貝準美貝桑布,即第三世章嘉活佛(1716-1786),系清代著名藏傳佛教領袖。章嘉活佛負責管理京城、內蒙古、熱河和多倫諾爾的黃教(即藏傳佛教格魯派)事務。據研究,章嘉·若必多吉佛學造詣高深,深受清世宗和清高宗的尊崇和禮遇,擔任過國師,章嘉·若必多吉自8歲進京至70歲圓寂,在皇宮任職60餘年,經歷雍正、乾隆二朝,他作爲“大國師”、清高宗的“同窗密友”,以活佛的領袖地位和政治影響,爲鞏固清朝與蒙藏的關係、鞏固國家的統一作出重大貢獻。

乾隆三十八年(1773)十月的一份檔案寫道: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奏請新建正覺寺安設喇嘛住持焚修。奉旨:著由香山寶諦寺撥派達喇嘛一名,小喇嘛四十名,即於此內委署副達喇嘛二名住持焚修唸經,即著伊等就近前往,在含經堂焚香樓。每月初一、十五、初八、十三、三十日唸經五次。欽此。

圓明園的正覺寺、萬壽山的功德寺和香山的寶提寺被稱爲“滿洲三處”,當指這三座寺廟的喇嘛全爲滿人,唸誦滿文經卷,屬於滿洲喇嘛寺院。滿洲喇嘛寺院是在清高宗本人的倡議下,由章嘉·若必多吉指導興建的。清高宗不僅令滿人出家當喇嘛,還組織將藏文大藏經《甘珠爾》以及部分藏漢文論疏譯成滿文,以滿足其唸誦經文的需要。正覺寺、功德寺和寶提寺的喇嘛用滿文唸誦喇嘛教經典,同時配以“蒙古曲”,足見清代滿、蒙、藏文化之間的互融。

興黃教以安蒙藏

尊崇喇嘛教以籠絡西藏和蒙古、強化自身統治的合法性是清朝的既定國策。這一政策的施行鞏固了清朝的統治和統一的多族羣國家。

清朝皇室撥出巨資興建正覺寺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成府村志》在描繪正覺寺的陳設、佈置及喇嘛的佛事活動之後評論道:北京城內外的喇嘛,均來自西藏或蒙古,他們一切設施,均直接由清帝庇護。京都附近所有他們的廟宇,全由皇家撥款建造。其中最重要的大廟宇建築起來,作爲大喇嘛、使臣駐節之所。此乃滿洲政府通常的政策。

清朝興黃教以安蒙藏,其主要方法是通過冊封和優渥黃教上層領袖人物,利用他們的政治影響和宗教地位,從而實現對蒙藏地方的統治。清朝依靠黃教的活佛階層不但牢牢掌握了黃教勢力,使其成爲清朝統治蒙藏地方的“銜勒”,而且充分利用活佛這一特殊階層的廣泛號召力和影響力,達到了對蒙藏地方分而治之的政治目的。

圓明古樹——活文物

古樹是一段歷史的記憶。圓明園現存古樹主要分佈在正覺寺內及周邊,它記錄着圓明園的發展變遷,記錄着這一方水土的人們繁衍生息、改造自然的歷程。

1860年及1900年,圓明園兩度罹劫,因正覺寺獨處綺春園牆外而倖免於難,部分建築和古樹留存至今,成爲圓明三園唯一的劫後遺珍。

“老神仙”正覺寺內樹齡最大的四百多歲古樹

一株古樹一段故事,正覺寺內的“老神仙”是圓明園歷史的最好見證者。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

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

[編輯]

趙 磊

公衆號ID:yuanmingyuanpar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