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官方微博援引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臺微博消息稱,目前,網絡上流傳的“梅姨”第二張畫像非官方公佈信息,“梅姨”是否存在,長相如何,暫無其他證據印證。發佈該畫像的微博並非公安機關官方權威平臺。被拐兒童父親回應稱,該彩色畫像系他請人用電腦合成,希望有助於破案。

熱評丨應該有一張更“權威”的“梅姨”畫像

到目前爲止,“梅姨”還是一個只存在於人們口中的人。2005年1月,廣州市增城區發生一起一歲男孩申聰被拐案,此後十幾年家人尋子未果。2016年3月,5名涉“申聰被拐案”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獲。對於申聰的下落,被告人張維平供述稱,他把申聰賣給了一名叫“梅姨”的女子。2017年6月,廣州增城警方發佈了一則徵集線索的公告稱,“梅姨”真實姓名不詳,現約65歲,身高1.5米,講粵語,會客家話,曾長期在增城、韶關新豐等地區活動,涉嫌多起拐賣案件。警方在公告中還貼出了一張“梅姨”的模擬畫像,這是“第一張畫像”。

熱評丨應該有一張更“權威”的“梅姨”畫像

而目前流傳更廣的“第二張畫像”,則出自被稱爲“畫像神探”的退休警官林宇輝之手,“根據一名曾和‘梅姨’同居過的老漢描述,耗時4個多小時才完成”。

熱評丨應該有一張更“權威”的“梅姨”畫像

除了拐賣兒童的罪犯、和“梅姨”同居的老漢,被拐兒童申聰的父親申軍良稱,他在“梅姨”生活過的城豐村打聽,很多村民表示見過這個女人。爲此,在微博中,申軍良對有人質疑“梅姨”是否存在表達了不解。

有關“梅姨”明確的個人信息,目前仍一無所知,不過,多個獨立且與案件無利害關係的人證實該人存在,可信度比較高。從案件偵破角度,對於一個很可能存在的惡貫滿盈的罪犯,“寧信其有”是更負責任的選擇。

僅憑一幅畫像,從茫茫人海中找出犯罪嫌疑人,難度可想而知。但本案沒有其他線索,一旦這條線索再斷了,幾乎意味着案件將成死案。這種情況下,通過畫像更廣泛傳播,發動更多人發現、檢舉,案件方有可能柳暗花明。而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畫得像。

仔細比較“第一張畫像”和“第二張畫像”,差別還是很大的。前一幅畫像,根據同案犯的描述;後一幅,來自同居老漢和其女兒信息。同案犯,哪怕描述不準確,至少見過“梅姨”,是她買走了孩子。而和老漢的同居的“梅姨”和拐賣兒童的“梅姨”是同一個人嗎?如果這一點不能確認,畫像廣泛傳播的效果,恐怕就只能是誤導。

案子要順着這條線索查下去,辦案機關應儘快找到更多自稱見過梅姨的人,綜合他們提供的信息,畫出一張符合更多人認知的“權威”畫像。這樣,更多公民纔可能“按圖索驥”,從身邊人中發現她。

最後要說的是,本案案情重大。爲鼓勵公民發現、檢舉,可通過懸賞方式對提供有價值線索公民予以重獎。

(文丨特約評論員 李曙明)

相關文章